最高法发布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
1407新华网2023-10-16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16日发布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涉及网络自媒体蹭热点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侵害民营企业声誉、基于不当目的注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16日发布涉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典型案例,涉及网络自媒体蹭热点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侵害民营企业声誉、基于不当目的注册商标侵害民营企业家人格尊严、无事实依据抹黑企业或者企业产品等问题。
这6件典型案例是:某科技公司诉某文化公司、某传媒公司名誉权纠纷案;谢某诉陈某人格权纠纷案;某通讯器材公司诉闫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某文化创意公司诉王某某名誉权纠纷案;某食品有限公司诉某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商业诋毁纠纷案;某网络公司与某生物公司商业诋毁纠纷案。
据了解,在侵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纠纷案件中,绝大多数侵权行为是通过互联网实施的。对此,人民法院依法规制网络侵权行为,营造健康清朗网络环境。例如,在某文化创意公司诉王某某名誉权纠纷案中,审理法院认定在微信朋友圈及微信群聊中发表贬损性、侮辱性的言论信息构成侵权,明确责任承担,对于审理此类案件具有参考意义和指引价值。
“加强对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人格权司法保护,及时制止侵害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名誉权等人格权的违法行为,对于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陈宜芳表示,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发挥审判职能作用,找准司法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在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环境中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贵州通报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 湖南通报6起重点领域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第44批指导性案例
- 青海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最高法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 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公布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件
- 中国最高法发布案例 跨境电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被顶格判处
- 最高法发布八件知识产权专题指导性案例
- 59岁员工不会线上请假被解雇案引发热议,法官释法阐明审判理由——应给予“银发”劳动者“适老”人文关怀
- 黄通律师
- 《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印发:直播更有序 网络更清朗
- “两高一部”联合发文依法从严惩处医保骗保犯罪
-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典型案例
- 两个月"帮忙"转账1.85亿元 如此"躺赚"将自己"转"进牢房
- 唐山打人事件背后:一个更为隐蔽的黑社会江湖
- 公安机关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