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告个人事项不是小事
近日,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永泽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通报指出其“违反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去向”。此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副总裁沈东,江西省宜春市政协原副主席周志平等,也被通报指出“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多次隐瞒不报个人重大事项”。
从近年来查办案件情况看,少数领导干部不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值得关注和警惕。有的“来去如风”,一到节假日就不见了,跟组织玩“失踪”;有的婚姻状况发生变化也不向组织报告;有的对自己的房产、投资情况有意隐瞒,跟组织“扮穷”。俗话讲,“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此隐瞒不报、漏报谎报,往往是心里有鬼,企图掩盖违纪违法问题。比如,不报告个人去向,多半是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干了不该干的事;偷偷把配偶子女移民到国外、钱存在国外,是想给自己“留后路”,随时准备“跳船”;不报告投资情况,是因为其中有利益输送、权钱交易,这样的案例不少。
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检验着党员干部能不能向组织说真话说实话、是否对党忠诚。习近平总书记就曾严肃指出,“有的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打埋伏、八小时之外找不到人,能说对党忠诚吗?”对党忠诚不仅体现在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也体现在日常工作生活的言行中。是否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看似是工作生活中的小事,实际上是关系党性原则的大事,本质上是要求党员干部表里如一、知行合一,自觉履行党章规定“对党忠诚老实”的基本义务,践行入党誓词中“对党忠诚”的庄严承诺。
包括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内,我们党历来重视并不断规范党组织、党员干部的请示报告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对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作出新规定、提出新要求,进一步完善了请示报告制度。对于该请示不请示、该报告不报告的行为,还有明确的处理规定。《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七十三条规定,“违反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规定,隐瞒不报的”“不按要求报告或者不如实报告个人去向的”,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对于背后有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的,更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请示报告不是小事,不能满不在乎。党员领导干部要有组织观念、程序观念,该请示的必须请示,该报告的必须报告,决不能我行我素,决不能遮遮掩掩甚至隐瞒不报。事实上,做到了守牢纪律底线、按规矩办事,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守住纪律才有底气,自身过硬方能坦荡。对不请示报告的干部,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格外注意。不仅要查处不请示报告的行为,也要深挖背后有无严重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及时掌握干部情况,从严从实管理监督,确保请示报告制度刚性执行。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李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黑龙江鸡西坤源煤矿“12·20”重大运输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聚焦两高报告,新华社三连评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山东泰安东平“9·3”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广西公布平果市“10·20”较大爆炸事故调查报告
- 齐齐哈尔体育馆坍塌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51人被追责
- 瑞星发布报告:勒索软件、挖矿病毒等仍是主流攻击方式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富洋烧烤店特别重大燃气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广西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李思敏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打击肉类产品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
- 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回应近期热点:支持运动员维护合法权益
- 湖北公安打掉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团伙 抓获34名犯罪嫌疑人
- 最高法发布中国反家暴十大典型案例(2023年)
- 宁夏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其宏受贿一审被判十二年
- 湖南通报6起重点领域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典型案例
- 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受贿、操纵证券市场、非法持有枪支案一审开庭
- 两部门印发意见加强残疾人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