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门联合发布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家文物局21日联合发布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指导各级检察机关、文物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协作配合,促进形成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更大合力。
这次发布的案例共5件,分别是甘肃省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长城行政公益诉讼案、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检察院诉某石料加工有限公司侵害长城历史风貌及生态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陕西省神木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遗址行政公益诉讼案、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清水营城址行政公益诉讼案、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人民检察院督促保护明长城(大通段)行政公益诉讼案。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这批典型案例所涉长城资源类型多样、公益损害情形多样。发布的案例涉及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包括燕、秦、明等多个时代的长城;受损情形既涉及长城本体如墙体、烽燧、敌台、关堡等,也有在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违法建设,损害长城景观风貌和周边生态环境等情形;违法主体既有法人违法建设,也有行政机关在履行建设规划、资源保护等职责中未兼顾文物安全导致文物受到损害。发布的案例中,既有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有行政公益诉讼案件,充分发挥公益诉讼各类监督方式手段督促公益修复,此外还注重通过办案促进健全文物安全长效机制。
文物保护需要多方协同、凝聚合力,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司法保障、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体系。国家文物局督察司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深化细化文物部门与检察机关的协作机制,推动完善文物保护法律体系,强化文物保护法治宣传,突出问题导向,推动解决一批突出问题或历史遗留问题,认真落实《“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 税费优惠不容骗享!税务部门再披露4起偷税案件
- 三部门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全覆盖集中培训
- 传承中华美德 最高法发布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 推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地落细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
- 涉及夫妻分居后“抢孩子”等,这些典型案例值得关注
- 青海发布5起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 贵州通报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禁止群租写入上海地方立法
- 青海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于兴泉:浅析逃税罪刑事风险
- 新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开始施行,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三大亮点
- 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219万件
- 习近平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 促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伟力
- 于兴泉律师出席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年度创新大会并颁奖致辞
- 蟹卡、兑奖券、礼品码......收到陌生快递,如何识别新型诈骗?
- 速览丨中宣部介绍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进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