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三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检察机关做了哪些事?
2020年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目前,专项监督活动三年期限已满。8月17日,最高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取得的成果。
据介绍,三年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6.5万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4.7万件,提起诉讼2.5万件。其中,聚焦专项活动划定的违法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药品安全等重点领域立案19.8万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3.6万件,提起诉讼1.5万件。具体成果有哪些?
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
——紧盯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及地下水体的水污染、水生态以及饮用水安全问题,重点强化对大江大河大湖跨流域、跨区划水污染及城乡黑臭水体等的办案力度,共立案40967件,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的水源地面积122.5万亩,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34680公里,清理污染的水域面积50.32万亩;
——紧盯工业和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污染环境以及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等问题,立案65585件,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710.3万吨,占地面积23.7万亩;
——紧盯非法倾倒污染环境、尾矿贮存设施不符合相关要求以及尾矿库环境综合整治等问题,立案2630件;
——紧盯非法猎捕、运输、寄送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人工繁育、饲养野生动物不符合相关要求以及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等问题,立案17724件。
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
——紧盯食品生产、经营、贮存各环节,重点督促建设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共立案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食品类案件19765件,网络食品违法类案件5846件,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78.7万千克,价值95.88亿元;
——紧盯保健食品宣传以及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三方平台等存在的违法情形,共立案保健食品违法类案件5533件;
——紧盯药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共立案生产销售假药类案件2365件;
——紧盯居民饮用水安全保护、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共立案饮用水安全类案件8145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资料图)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副厅长徐全兵表示,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大办案力度,聚焦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做实调查取证工作,健全完善公益诉讼业务框架体系,强化协同治理,提升专业化履职水平。(记者刘硕、冯家顺)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检察机关如何依法履职重点发力?
- 湖北检察机关审结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 追回权利人损失2300万元
- 黄河河道内出现违建影响防洪,检察机关及时出手
- 有机构以婚介之名实施诈骗,检察机关办案发现婚介市场这些乱象
- 宁夏将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为消费者权益护航
- 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公布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件
- 2024年前11个月全国检察机关开展检察听证16.3万余件次
- 两部门: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
- 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过去三年检察机关起诉证券犯罪366件1011人
- 喜睦律师事务所
- 四川省商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黄勇被“双开”
-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
- 吴谢宇案二审宣判:维持死刑判决
-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依法惩治“高产环评师”挂靠作假等违法行为
- 四川君合律师事务所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4款违规移动应用
- 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薛恒受贿、利用影响力受贿案一审宣判
- 张弛有度织密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