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 深挖快递送礼问题线索
“当时看到快递,家里人就提醒我,说这东西早晚害了你,可我还是心存侥幸。”前不久,山东省东营市某职能部门干部焦某因快递收礼等违纪问题被处分。在接受审查过程中,他回忆起上述细节,后悔没能守住纪律底线,拒绝飞来的“诱惑”。
去年以来,东营市纪委监委发现“快递送礼”问题线索16条,后全部查实,共立案12人,组织处理4人。这些问题线索均是在查办案件中发现的,且多为“案中案”,相互关联。
东营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干部王立颜告诉记者,其中一条问题线索来自对崔某违纪案的核查。在谈话时,办案人员了解到,崔某有快递收礼行为,系其下属常某寄送。通过与常某谈话,发现同一天,常某还给另两名领导干部寄送了价值数千元的购物卡。还有一条问题线索涉及的送礼人,前后给马某等8名干部通过快递送过礼。“从马某那儿,我们又查到了另一个送礼人,进而牵扯出其他几名干部。”
“这些干部大多抱有同样的心理,觉得快递收送礼,只有‘你知我知’,查不出来,收得‘更大胆’。”王立颜说,作为“四风”隐形变异的形式之一,快递送礼更隐蔽,查处难度更大,但并非无迹可寻。
结合办案实践和调查研究分析,王立颜介绍,查处这类问题,首先要强化意识,主动发现相关问题线索。快递收礼和当面收礼、违规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吃请等“四风”问题,通常相伴相生。核查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对于存在多次线下收礼、主动索要等恶劣情形的干部,要全面核查其整体来往情况。
其次,研判重点岗位重点人群。通过快递寄送的礼品礼金一般价值不大,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收送礼双方普遍“交情”不深,办案人员称之为“相对熟悉的陌生人”。“重点关注从事审批、执法、窗口服务等工作的科级干部,他们掌握一定的小微权力,与企业和群众打交道多,是日常维护关系、联络感情的重点对象。”王立颜说。
具体到核查细节,该市纪委监委第四监督检查室总结为“六看”:看时间,是否是节日节点寄送;看发件人,是否是服务管理对象;看距离,是否是同城快递;看地址,是否是单位对单位;看关联,是否是一人同一时间寄发多件;看物品,是否标记为储值卡、茶叶、蟹卡、海参等。
“‘四风’是腐败滋长的温床。主动出击,从严查处快递送礼等花样翻新、隐形变异‘四风’问题,一方面是震慑收送礼双方,摒弃侥幸心理,遏制不良风气蔓延;另一方面也是立足抓早抓小,挽救干部,及时纠正提醒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东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连峻峰表示,将继续加大查处力度,用好案件查办结果,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干部重视快递收送礼危害,绷紧纪律弦,挡住飞来的“诱惑”。(记者 徐菱骏)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送到《长安的荔枝》,路上遇到哪些法律问题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 贵州通报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水利部、最高检部署整治黄河流域未经批准取水等问题
- 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
- 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维持原判 审判长回应焦点问题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3·15”晚会曝光问题初步核查处置情况
-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规打牌和赌博典型问题
- 重庆通报燃气企业收费问题调查情况 拟处罚金810万元并问责责任人
- 春节假期结束,快递行业迎来业务高峰,专家提示:警惕快递“空包诈骗”
- 中消协倡议:饮品加冰需以尊重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前提
- 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 如何更好守护“数字原住民”
- 重庆璧山警方破获一起特大非法经营烟草制品案
-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监测发现13款违规移动应用
- 根治欠薪,检察机关从哪些方面发力?
- 智慧农业数据知识产权AI标注(ISO/TC347/AHG5)国际注册专家张民元律师在全国两会期间接受《人民代表报》专访
- 海南省律师协会倾情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群众
- 2022年第四季度和2023年第一季度见义勇为勇士榜名单
- 对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零容忍”——七部门解读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