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维持原判 审判长回应焦点问题
新华社太原4月16日电(记者孙亮全、王怡静)山西省大同市中级人民法院16日对引发关注的“订婚强奸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审判长就案件相关焦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二审法院审理查明,2023年1月30日,上诉人席某某与被害人经当地婚介机构介绍认识后确定恋爱关系;5月1日,双方订立婚约;5月2日下午,席某某不顾被害人反抗,强行与其发生性关系。山西省阳高县人民法院一审以强奸罪判处席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判后席某某提出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席某某违背被害人意志,强行与之发生性关系的行为构成强奸罪。一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定罪准确,审判程序合法。一审法院考虑到席某某与被害人属恋爱关系,且在被害人一方报警后,经公安机关电话通知,席某某主动到公安机关接受调查,故酌定对其从轻处罚,量刑适当。综上,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同日,本案所涉婚约财产纠纷案二审宣判。二审法院审理查明,一审法院立案前,女方已将10万元彩礼款及两枚戒指退至婚介机构,婚介机构通知男方领取,男方拒不领取,一审法院判决驳回男方关于返还婚约财物的诉讼请求。二审期间,法院为做到案结事了,通知保管方将彩礼款及戒指送至法院,男方仍不领取。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故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与此同时,法院就案件中构成强奸罪的理由、认定强奸事实的主要证据、彩礼纠纷情况等焦点问题作出了回应。关于法院认定席某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的理由,审判长表示,被害人在事前明确表示反对婚前性行为,事中具有明显反抗行为,事后反应强烈,足以认定席某某违背被害人意志,强行与被害人发生了性关系;关于法院认定强奸事实的主要证据,审判长介绍,鉴定意见证实现场床单上的斑迹中检出席某某的精斑和席某某、被害人的混合DNA基因分型;关于处女膜未破裂是否影响强奸罪的认定问题,审判长介绍,处女膜状况不能证明是否发生性行为,国内外医学界对此已形成共识。此外,处女膜状况不能作为认定或否定强奸罪行的依据,我国相关司法文件和案例对此也已明确。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贵州通报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水利部、最高检部署整治黄河流域未经批准取水等问题
- 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
- 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维持原判 审判长回应焦点问题
- 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3·15”晚会曝光问题初步核查处置情况
-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规打牌和赌博典型问题
- 重庆通报燃气企业收费问题调查情况 拟处罚金810万元并问责责任人
- 青海通报8起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山东通报3起工程建设招标投标领域腐败问题典型案件
- 7月19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京都律师事务所
- 深化精准问责规范问责 | 规范实施容错纠错
- 京津冀三地消协组织提醒消费者警惕“退保黑产”陷阱
- 最高检:以“四大检察”构建法律监督新格局
- 民事诉讼将更“简便” 最高法发布修改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决定
- 高璐璐:用创业心做公益 用公益心做普法
- “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组委会会议发言摘编: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
- 马成、吴光林 | 内幕信息形成时间的司法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