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着力培养重点、新兴、涉外领域高层次立法人才
新华社天津11月12日电(记者白佳丽、白阳)11月11日至12日,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我国法学法律工作者正不断加强对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的前瞻性研究和理论储备,并着力培养相关人才。
据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将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作为重点,进一步聚焦明确“立什么”的重大问题。如新兴领域立法着眼于未来大势,体现前瞻性布局,为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立法学理论研究必须紧紧跟进时代要求、实践需求,开展具有一定前瞻性的研究,储备理论成果,服务立法实践。
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会同有关方面举办了“新时代立法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和专题研讨会。此次学术年会还专门设置了“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科技与人工智能立法”等分论坛。
为培养新时代高层次立法人才,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特别为青年研究者及在校大学生建立实践平台,举办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2023年度全国法科学生模拟立法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09所高校的3800名本硕博学生参与,基本实现了行政区域、学历层次的全覆盖。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在会上表示,立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立法学研究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培养高素质立法人才、提供科学理论支撑的使命,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年来,立法学研究会团结各个方面从事立法理论研究和立法实践的法学法律工作者,紧密结合立法实践,深入开展学术研究,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立法起草咨询工作,着力加强法科院校立法学科和立法学教材建设,为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据了解,此次学术年会以“新时代新征程立法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由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主办,天津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立法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逾400人参会。与会者围绕六个分论坛共17个单元进行深入研讨。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 国家消防救援局:电动自行车领域火灾总量明显下降
- 湖南通报6起重点领域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典型案例
- 公安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部署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
- 最高检: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办案力度
- 人大常委会丨我国拟修法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 拓展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新空间——最高检组织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
- 湖南通报6起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行贿典型案例
- 民生领域侵权频发 规范行为合理维权
- 天上不会掉馅饼!四部门提示: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
- 凝聚政法力量 守护校园安宁
-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受贿、徇私枉法案一审宣判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 李红新、杨光|《刑法修正案(十二)》背景下民营企业反腐败与合规制度的新构建
- 电子烟产业治理正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 天册律师事务所
- 反诈,上海“网红警察小队”拥亿级流量
- 湖北检察机关审结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 追回权利人损失2300万元
- 【法治人物】伍昭:“铁齿铜牙”释放法律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