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定出台网络领域立法150余部
新华社北京6月18日电(记者王思北)记者从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制定出台了网络领域立法150多部,形成了以宪法为根本,以法律法规为依托,以传统立法为基础,以网络专门立法为主干的网络法律体系,搭建了我国网络法治的“四梁八柱”,为网络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6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崧,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一级高级法官周加海,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负责人崔淑田,市场监管总局法规司司长彭新民,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局长李长喜介绍网络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陈晔华摄
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王崧在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也是我国网络法治建设起步30周年。3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网络法治积极发挥服务支撑保障作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据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日益成为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了更好服务保障数字经济发展,有关单位加强网络法治建设,营造数字经济良好发展环境。
“近年来,为了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国家制定出台了多部互联网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数字经济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服务保障作用。”王崧说,结合数字经济发展实践,还加快开展“小切口”立法,对网络直播、网络支付、在线旅游、网络招聘等活动加以规范,为数字经济发展打造法治化环境。
此外,在依法治理违法行为方面,近年来,网信部门深入开展系列专项行动,集中整治涉企侵权乱象,依法处置一批侵犯企业、侵犯企业家网络权益的违法行为,提振企业和企业家的发展信心。司法部门也不断加强对企业数据的司法保护,严厉打击非法获取企业经营数据、网络平台用户数据的犯罪,依法惩处网络侵权盗版、侵犯企业商业秘密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企业的数据权益和公众利益。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 北京将严查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等五种网络销售违法行为
- 国家消防救援局:电动自行车领域火灾总量明显下降
- 湖南通报6起重点领域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典型案例
- 公安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部署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
- 最高检: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办案力度
- 人大常委会丨我国拟修法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 最高法发布严惩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
- 五地联动抽查网络销售产品发现177批次不合格
- 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违法广告被罚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涉医药领域广告违法典型案例
- 5月18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我国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
- “南京女大学生遇害案”二审宣判:维持原判
- 公安部:“百日行动”以来打掉黄赌犯罪团伙960余个
- “免费领养”宠物的套路也太多了
- 郑城、陈谨:杨某某涉嫌受贿罪、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案
- 建设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全面深化政法改革成效综述
- 伍昭:捍卫生命权是律师的最高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