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企业因在网络直播间刷评被罚
771新华网2025-06-21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阳娜)以“网络水军”虚构减肥奇迹,用批量刷评制造消费陷阱。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雇佣“网络水军”发送虚假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记者阳娜)以“网络水军”虚构减肥奇迹,用批量刷评制造消费陷阱。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日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因雇佣“网络水军”发送虚假用户评价,欺骗、误导消费者,被依法给予罚款10万元的处罚。
北京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总队执法人员在网络监测线索核查过程中发现,北京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网络直播间销售一款名为“燃咔果冻”的普通食品时,评论区充斥着大量相似话术,“7天暴瘦10斤”“喝酒夜宵也能瘦”等夸张表述不断刷屏,宣称该产品具有减肥功效。执法人员通过IP地址分析和用户行为建模,发现数十个账号IP集中分布于2个地址段,以场均50条以上频次高频发送该产品存在减肥效果的评论,最高单场发送弹幕300条以上,初步判定当事人涉嫌雇佣“网络水军”发送虚假用户评价,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查,该公司自2024年5月16日起从第三人处购买直播间增加人气、编造用户评价等服务。在直播中通过第三人控制的数十个虚假用户对其销售的产品作出引人误解的虚假评价。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该公司给予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本案创新采用‘平台数据穿透+资金流向溯源’的复合取证模式,突破网络账号虚拟化、交易隐蔽化的技术壁垒,为网络黑灰产案件证据链构建提供技术支撑。”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案件暴露出网络直播业态中‘流量造假产业化’的管理盲区,倒逼平台完善实时反作弊系统。”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过度收集个人信息,侵权!合理使用企业数据,鼓励!
-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 北京警方曝光“售后补偿”最新诈骗引流手段
- “山寨共享单车”?北京严查!
- 纷繁网络纠纷中,如何守护消费晴空
- 微信表情被“认证”,助小微企业主拿回货款
- 北京一企业因在网络直播间刷评被罚
-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正式发布
- “开盒”污染网络生态,网暴之门该咋关闭?
- 网警重拳出击!摧毁一网络水军团伙,15人落网
- 以假充真、销售过期食品……这些案例警示切勿在校园餐上动歪脑筋
- 适应企业合规发展要求 完善单位刑事归责理论
- 黑龙江省桦南县悦城体育俱乐部负责人等已被警方控制
- 贵州通报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犯罪典型案例
- 反垄断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将重点关注民生保障领域
- 搞好综合平衡,完善宏观经济治理
- 反诈宣传小课堂丨防范杀猪盘诈骗
- 2021年全国法院网上立案1143.9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