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警方曝光“售后补偿”最新诈骗引流手段
诈骗分子通过开设网店故意发错货或寄送劣质商品,再以“售后补偿”为诱饵引流,诱导消费者脱离官方平台私下交易,最终实施诈骗……7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曝光一类新型网购诈骗引流手段。据悉,此类骗局已在多个社交平台出现,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记者了解到,近期,多名消费者遭遇“货不对版”后陷入诈骗陷阱。事主李先生在某平台购买积木玩具,收到的却是一包小苏打。联系店铺客服后,对方让其扫描快递盒内的售后二维码,脱离平台进入私下聊天界面。客服以“看短剧做任务可补发货物并赚钱”为由,引诱李先生进群参与。初期小额充值均能领到佣金,随着投入加大,客服又以“操作失误”“账号冻结”等借口要求转账解冻,李先生最终被骗数万元。
无独有偶,王女士在直播间花20余元购买洗衣液,收到的却是杂牌小包装产品。客服先是卑微恳求不要投诉,引导其添加微信后全额退款,还以“好评返利”给予价款一倍的补偿,逐步获取信任。随后客服推荐“投资黄金任务”,宣称“投500返600,多投多返”,王女士基于前期信任投入5万元,最终血本无归。
除利益诱惑外,诈骗分子还会使用威胁恐吓手段。张女士网购近一米高的电扇,收到的却是手持小风扇。客服提出“退款+额外赔偿”,要求其下载软件刷单。过程中,客服以“操作失误致店铺账号冻结”为由,要求转账8.6万元解冻,否则“起诉追责”“影响家人征信”。因警方及时拦截未造成重大损失。
北京市反诈中心分析,此类骗局具有明确套路:诈骗分子先在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开设网店,售卖U盘、小风扇、大米等日常商品,随后故意发错货或寄劣质品,等待消费者投诉,接着以“售后理赔”为由,引导消费者扫描私人二维码、添加微信,脱离平台监管,最后通过“刷单返利”“投资盈利”等利诱手段,或“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恐吓方式诱骗转账。
北京警方提示,消费者购物维权需坚守“四不”原则:不脱离官方平台私下沟通,拒绝添加私人微信或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易相信高额赔偿承诺,警惕“好评返利”“投资高返”等诱惑;不随意下载非官方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风险;不向陌生账户转账汇款,遇“账号冻结”“法律追责”等说辞立即报警。(记者鲁畅)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北京警方曝光“售后补偿”最新诈骗引流手段
- 北京警方开展出租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 团伙诱骗藏家高价制作VR视频 北京警方刑拘7人
- 重点排污单位篡改自动监测数据 北京警方刑拘8人
- 文明行天下——第十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观察
-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依法惩治“高产环评师”挂靠作假等违法行为
- 【在这里读懂良法善治】北京朝阳区以调解促治理 创新发展助力和谐
- 公安部公布六起典型案例 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制售“特供酒”犯罪
- 通过改革提高财政治理效能
- 为妇女全面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解读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
- 全国检察机关三年共办理生态环保、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6.5万件
- 吴加茂、乐嘉昕:涉虚拟货币案件 刑事法律风险及防范
- 警惕那些“好奇网友”!这些行为可能会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