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办案力度
记者3月1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最高检日前印发了以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第五十七批指导性案例。这批案例体现了文物类型、损害情形的多样性,展现了检察机关系统保护、梯次监督的优势。
据介绍,这批指导性案例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检察机关督促保护秦直道遗址公益诉讼案”等5件,涉及的文物和文化遗产类型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窟寺、石刻等。这些案例中,既有检察机关发挥刑事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文物犯罪的案例,也有运用行政公益诉讼、民事公益诉讼手段,通过磋商、检察建议、提起诉讼等方式,梯次监督行政机关依法履职、追究违法主体民事责任的案例,不同方式之间协调互补、层层递进。检察机关、审判机关、行政机关等多方参与,密切配合,凝聚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合力。
最高检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介绍,近年来,检察机关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惩治文物犯罪,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2024年1月至12月,全国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故意损毁文物、盗掘古墓葬、倒卖文物等妨害文物管理犯罪1069人,提起公诉1910人。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万余件,推动解决了一批文物保护利用中的突出问题。
徐向春表示,3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增设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既为检察机关履职提供了直接法律依据,同时也赋予检察机关在文物保护方面更重的责任。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办案力度。最高检将在总结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文物保护领域公益诉讼办案指引,还将指导各级检察机关结合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开展石窟寺、传统村落、革命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专项监督活动。(记者刘硕)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法治与科技力量激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活力
- 科技赋能便民服务升级 公安机关多领域创新惠民生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 国家消防救援局:电动自行车领域火灾总量明显下降
- 湖南通报6起重点领域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典型案例
- 公安部、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部署开展金融领域“黑灰产”违法犯罪集群打击工作
- 数说两高报告:看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文化·视点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带来哪些变化?
- 权威访谈|形成全面完整的文物保护法律认知——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就学习宣传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答记者问
- 最高检: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办案力度
- 激励科技创新 维护公平竞争——最高法有关负责人谈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受贿、徇私枉法案一审宣判
- 观察|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提高民事检察监督能力
- 激活开放棋眼 精准落子护航 广西边检为更高水平开放发展赋能增效
- 暑期,不少学生在做医美整形 记者调查发现医美整形消费者日趋低龄化
- 车企收集应用车主行车信息得有边界
- 宁波海关查获5035张走私鳄鱼皮
- 首个国家宪法日使用的国旗入藏首部宪法起草地
- 山西省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郑建国被开除党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