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可通过核准追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
可通过核准追诉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挺
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在《刑法》第17条新增第3款规定:“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一规定将我国的刑事责任年龄从之前的14周岁,个别性地、有条件地下调到12周岁,提供了在司法体系内处理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的一种路径。这一调整是在考虑未成年人犯罪新形势、新特点的前提下,兼顾被害人和社会感受的立法应对,同时也表明,追究刑事责任和施以刑罚是处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最后的手段,并需要针对每个案件和每个行为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审查决定。
根据这一规定,追究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低龄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需要符合下列条件:(1)实施的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犯罪行为;(2)客观上需要造成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等后果;(3)对行为和行为人进行主客观相结合的审查后需要达到情节恶劣的标准;(4)程序上需由案发地检察机关层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后启动刑事追诉程序,并最终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据悉,自2021年3月以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按照《刑法》规定,对上报的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依法开展核准追诉工作,对其中犯罪情节恶劣,符合核准追诉条件的案件依法予以核准追诉,对于未核准的案件也开展了相应的矫治教育和被害人救助保护工作。当然,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的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追究刑事责任和处以刑罚并不能完全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治理问题,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矫治体系建设,对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开展系统预防和治理。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
- 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如何落地落实 专家呼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 盗用他人直播内容销售劣质商品屡禁不止 专家:以技术迭代完善平台监管实现盗播内容溯源
- 最高检:将研究出台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意见
- 拓展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新空间——最高检组织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
- 春节假期结束,快递行业迎来业务高峰,专家提示:警惕快递“空包诈骗”
- 怎样实施、如何惩戒?——专家解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
- 教师惩戒权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专家:家校社协同配合助依法行使教育惩戒权
- 网络直播拆卡正在“围猎”未成年人
- 毒杀犬只情节严重的涉刑事犯罪 专家解读向他人犬只投放有毒物质行为
-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施行 直面职业教育发展痛点
- 陕西至正律师事务所
- “昆仑2022”专项行动侦破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8万起
- 遭遇互联网侵权,“小”事可以不“憋屈”
- 2022年上半年“扫黄打非”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 开发科研助理岗实现就业与科研双赢
- 公安部:把打击矛头始终对准重大黑恶组织
- 消费者遇“照骗”,商家与平台均有责
- 《哪吒之魔童闹海》爆火 盗版产业链暗流涌动——“魔丸”觉醒,岂容版权被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