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当前个别司法拍卖房屋活动存在“雷区”
最高人民检察院8月9日发布检察机关依法加强民事执行法律监督、促进司法拍卖房屋规范执行有关情况。检察机关办案发现,当前个别司法拍卖房屋活动存在“雷区”。
据最高检通报,有的竞买人为以较低价格竞得拍卖房屋,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产权人或其他竞买人的利益。
在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执行案中,某饮用水公司与某物资公司均报名参加司法拍卖。拍卖当天,某饮用水公司提出补偿某物资公司100万元,劝其退出拍卖,某物资公司同意。最后,某饮用水公司以1217万元起拍价成功竞拍案涉房屋。检察机关收到相关线索后,经调查核实,以两公司恶意串通低价竞拍为由,建议法院重新拍卖。法院采纳检察建议并重新组织司法拍卖,案涉房屋最终以2493万元的价格成交,有效保护了房屋产权人、债权人等的合法权益。
司法拍卖房屋过程中的“雷区”还有不少其他类型。最高检通报,近年来,有的被执行人为逃避债务、阻碍执行,利用“买卖不破租赁”制度,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倒签合同、混合打款、虚假诉讼等手段,捏造虚假租赁关系,约定较长的租赁期限并提前收取租金,阻碍房屋拍卖的正常进行。
在司法拍卖房屋过程中,税费数额不明确容易引发争议。有的法院在拍卖时事先提醒“一切税费由买受人承担”,有的则标注“过户涉及的相关税费,请各竞买人自行向相关职能部门咨询确认”。有的竞买人拍卖前未详细了解涉案房屋税费及负担情况,拍卖后面对超出预期的税费又心生悔意,导致引发不必要的纠纷。此外,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依法依规腾退房屋面临许多难题,有时竞买人不得不延期收房。
结合监督办案,检察机关提示:参与竞买司法拍卖房屋时,应事先了解相关流程和手续,详读公示信息,全面知悉房屋存在的各类风险,在理性预算、知悉风险、了解规则的前提下参加竞买。(记者刘硕)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重庆警方侦破一起生产、销售伪劣电线案
- 下一篇 北京公安开启“夏季行动”
相关文章
- 三部门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全覆盖集中培训
- 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新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 两高司法解释降低商标标识犯罪、假冒专利罪等入罪门槛
- 38项措施让公证服务更便利!司法部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
- 数说两高报告:看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最高法发布5个军事设施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司法部部署措施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 湖北法院系统为守护长江设立170多个司法保护修复基地
- 广电总局、文旅部联合发布《网络主播行为规范》 根治网络主播乱象有法可依
- 影视剧频遭短视频侵权 平台以“技术中立”推卸责任 专家建议提高短视频平台侵权赔偿金额
- 一天开两三个会是常事 乡镇“一把手”如何看“会海”?
- 张民元律师新作《证据终结者》第24章:责任与情感(一)初近女神
- 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违法广告被罚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涉医药领域广告违法典型案例
- 三部门联合部署推进打击整治盗采海砂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 四部门联合发布5个证券犯罪典型案例
- “两高一部”发文规范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管辖取证等问题
- 金砖国家反腐败部长级会议举行 杨晓渡出席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