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罗沙、齐琪)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日常教学管理中,教师能否进行教育惩戒?最高人民法院23日发布6件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发挥司法裁判规范、评价、教育、引领功能,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保障未成年人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是学校的重要职责。某中学八年级学生蒋小某因发生口角而对同学进行拳打、骑跨,路过的张小某见没有老师在场,上前阻止时被蒋小某挥拳击中左眼,构成人体损伤十级残疾。法院认为,学校在履行教育管理职责时存在不足,依法判决学校承担相应侵权责任,以司法裁判推动学校教育、管理职责的落实。
典型案例中,赵小某诉某学校侵权责任纠纷案,王小某诉张小某、夏某、某小学健康权纠纷案,林小某诉陈小某、某中学等健康权纠纷案3起案件,分别涉及学生自行摔倒受伤、第三人侵权致损害、文体活动中受伤。人民法院对各方主体责任作出认定,明确学校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避免产生“只要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则学校必然担责”的误解,以司法裁判支持学校正常组织、开展教学等相关活动。
要求学校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应允许学校依法实施合理的教育惩戒行为。在李小某诉某学校教育机构责任纠纷案中,法院认定学校老师批评并要求李小某向同学道歉的行为,属于教师正常行使教育惩戒权,保障教育惩戒行为既有尺度、又有温度。
典型案例同时明确,家长对学校的监督应依据事实和法律,保持在合理合法限度内。在某小学诉张某某网络侵权责任纠纷案中,家长张某某不满学校教育管理行为,通过网络平台,以侮辱性激烈言辞,发布针对学校的不实内容,并被广泛浏览传播。法院判决其承担相应民事责任,明确了家长对学校管理教育行为进行舆论监督的边界。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黑龙江通报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 对骗保行为“零容忍”!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布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
- 以假充真、销售过期食品……这些案例警示切勿在校园餐上动歪脑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 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 建设项目损害公共利益怎么判?最高法发布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传承中华美德 最高法发布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 “咬住问题不放松”——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成效综述之二
- 拓展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新空间——最高检组织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
- 全国法院已设立环境资源审判专门机构或组织2426个
- 盈科宁波张民元律师被选聘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对口专家
- 拍案丨安检牵出“案中案” 警方摧毁跨境犯罪暗网始末
- “AI”读民法典|数字时代被侵权?有“典”可循!
- 最高检启动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
- 5月29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沉睡”数据摇身一变成办案“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