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法院探索在线办理仲裁财产保全机制
1498新华网2023-06-12
新华社上海6月12日电(记者兰天鸣)记者12日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推出仲裁保全网上立案端口,仲裁机构或申请人可通过该端口,完成从提交材料、查询、缴费到财产冻
新华社上海6月12日电(记者兰天鸣)记者12日从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获悉,该院近日推出仲裁保全网上立案端口,仲裁机构或申请人可通过该端口,完成从提交材料、查询、缴费到财产冻结的全流程在线操作,申请人无需来法院便可完成财产保全。
据介绍,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近日办理了上海首例在线办理仲裁财产保全的案件。该案申请人系河北某实业公司,其与上海某互联网公司因供货合作产生争议。根据协议约定的仲裁条款,实业公司向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申请仲裁,并递交了财产保全申请及相关材料。上海国际仲裁中心通过上海法院诉讼服务网的仲裁保全网上立案端口将财产保全申请、仲裁案件受理公函等材料发送至法院。
收到材料后,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并依法准予立案。实业公司完成保全缴费后,法院执行局迅速核实财产线索,当天便对被申请人互联网公司财产采取了保全措施,足额冻结了互联网公司的银行存款123万余元。
据悉,长期以来,仲裁保全申请流程繁琐、流转周期长、执行效率不高,是当事人集中反映的痛点。为此,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与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等多家仲裁机构多次调研磋商,形成“尽快打通堵点、痛点”的共识。
“以往通过邮寄递交保全材料,环节多、流程长,现在通过网上立案端口上传电子保全申请材料,仲裁机构经办人可以直接对接法官,极大提高保全材料流转效率,畅通仲裁机构与法院之间的联系。对当事人来说,也能更快获知法院财产保全立案的相关信息,加快办理缴费或补充材料手续,尽早实现保全效果。”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马屹说。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刺青馆给15岁女孩文身赔偿6000元 法院:未成年人文身,自愿也不行
- 海淀法院发布白皮书剑指“大厂”内部贪腐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审结54万余件!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正厅长级干部唐林一审被判十二年九个月
- 医保中心能否讨回交通事故垫付费用? 上海法院判决:可向第三人追偿
- 上海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徐世平受贿、挪用公款一案
- 人民法院海事审判40年来保障我国海洋事业行稳致远
- 旧衣回收是公益还是生意?回收的衣服都去了哪?
- 促进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意识——中国首部节水行政法规来了
- “扫一扫”暗藏风险 二维码监管应“加码”
- 山东省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君师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 我国进一步规范律师服务收费
- 公职人员拒不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怎样定性
- 推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地落细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建设群众身边找得着用得上永在村的基层依法治理队伍
- 新华全媒+丨雨林是我长大的地方 打击涉林犯罪护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