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辉县市纪委监委:当好营商环境“护航人”
“我们的一次性政策奖励材料已经申报过关,这笔钱真是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握着前来回访的河南省辉县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手,河南省大林橡胶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侯淼予连连道谢。
因为不熟悉申报程序,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惠企政策红利,大林公司就是享受不到。“上网时,碰巧看到了自媒体视频号转发的关于惠企利企政策落实问题的受理公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拨通了辉县市纪委监委信访室的电话。”侯淼予说。
收到问题反映后,辉县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大林公司实地走访,发现企业对惠企政策了解并不全面,且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政策进行精准推送。“我们随即联系了分包大林公司的责任单位,督促其上门开展政策解读,帮助企业申请相关奖励。”
大林公司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然而,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实施办法不够明确具体,一些部门对政策认定标准不一,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需进一步打通。
“瞄准‘痛点’‘堵点’‘难点’精准发力,督促职能部门扎实推进减税退税、融资支持、创新激励等政策落地,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倒逼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正是纪检监察部门该尽的职责。”辉县市监委委员张亮堂说。
新乡市鸿诚食品有限公司刚入驻辉县市冀屯镇,因营业执照的增项尚未办理好企业就开始试生产,厂区大门被冀屯镇市场监督管理所贴了封条。
得知这一消息,辉县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与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协调,帮助企业办好了增项手续,让其恢复正常生产,并争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企业少罚款。
新乡市鸿诚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登科说:“有纪委监委护航,我们在这儿投资很放心。围墙外的事政府办,围墙内的事企业办,企业发展不用愁!”
“营商环境是一把尺子,检验着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用‘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辉县市纪委监委负责人刘宇说。(记者冯大鹏)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 贵州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张平受贿案一审开庭
- 海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笑波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李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规打牌和赌博典型问题
-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 明知违规却“按兵不动”,落实整改“纸来纸去”——河南登封市“村章乡管”乱象调查
- 昆明环境资源法庭发布环境资源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环境资源一审案件23.2万件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公开通报七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预付卡不能成“预亏卡”
- 湖南通报七起耕地保护责任追究典型案例
- 郭灿炎:商家未收到刷卡款,为何收单机构付款后还要承担连带责任
- 第147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 19名在越南实施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嫌疑人被移交我方
- 坚持严格依法办案 加强醉驾综合治理 “两高两部”印发关于办理醉酒危险驾驶刑事案件的意见
-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原董事长王滨一审被判处死缓
- 劳荣枝案二审庭审结束 将择期宣判
- 云南通报6起违规收送月饼等礼品、礼金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