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辉县市纪委监委:当好营商环境“护航人”
“我们的一次性政策奖励材料已经申报过关,这笔钱真是解了企业燃眉之急。”握着前来回访的河南省辉县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手,河南省大林橡胶通信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侯淼予连连道谢。
因为不熟悉申报程序,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惠企政策红利,大林公司就是享受不到。“上网时,碰巧看到了自媒体视频号转发的关于惠企利企政策落实问题的受理公告,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拨通了辉县市纪委监委信访室的电话。”侯淼予说。
收到问题反映后,辉县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大林公司实地走访,发现企业对惠企政策了解并不全面,且相关部门并没有对政策进行精准推送。“我们随即联系了分包大林公司的责任单位,督促其上门开展政策解读,帮助企业申请相关奖励。”
大林公司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纾解中小微企业困难。然而,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实施办法不够明确具体,一些部门对政策认定标准不一,惠企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需进一步打通。
“瞄准‘痛点’‘堵点’‘难点’精准发力,督促职能部门扎实推进减税退税、融资支持、创新激励等政策落地,助力企业渡过难关,倒逼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正是纪检监察部门该尽的职责。”辉县市监委委员张亮堂说。
新乡市鸿诚食品有限公司刚入驻辉县市冀屯镇,因营业执照的增项尚未办理好企业就开始试生产,厂区大门被冀屯镇市场监督管理所贴了封条。
得知这一消息,辉县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与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协调,帮助企业办好了增项手续,让其恢复正常生产,并争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企业少罚款。
新乡市鸿诚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登科说:“有纪委监委护航,我们在这儿投资很放心。围墙外的事政府办,围墙内的事企业办,企业发展不用愁!”
“营商环境是一把尺子,检验着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用‘硬监督’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辉县市纪委监委负责人刘宇说。(记者冯大鹏)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 河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玉祥受贿案一审宣判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 贵州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张平受贿案一审开庭
- 海南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陈笑波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李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规打牌和赌博典型问题
-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 明知违规却“按兵不动”,落实整改“纸来纸去”——河南登封市“村章乡管”乱象调查
- 山西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原副主任王宇鸿被开除党籍
- 三部门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全覆盖集中培训
- 律界公益|巴南:公益法律服务护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
- 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46.4万起
- 钱列阳:探索金融犯罪蓝海 志在刑事风险防控
- 网络流传的多个电话录音竟是假的?真假录音遭遇甄别难
- 民事诉讼将更“简便” 最高法发布修改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决定
- 今年上半年全国网信系统累计约谈网站5518家
- 全国政协干部培训中心原四级职员刘开华被开除党籍和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