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等网络犯罪快速蔓延泛滥,严重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和财产安全,已成为主要犯罪、世界公害。公安机关不断加强国际执法合作,深入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世界各地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积累了成功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
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打击和治理并重,建立了一整套多部门参与的高效工作体系,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为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公安机关针对此类犯罪的特点,进行专题研究,组建专门队伍,开展专案攻坚,运用专业技术,加强内外合力,部署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此类犯罪的多发势头,挽回了大量经济损失,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在国际合作交流中,多国警方提出,希望我公安机关分享打击治理工作的经验做法。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典型的跨国有组织犯罪,诈骗窝点往往设在他国和地区,针对受害国公民实施诈骗。为此,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合作,与多国警方联手开展打击行动,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2019年与西班牙警方联合开展的“长城行动”,成为跨国执法合作的典范。今年3月至6月,我公安机关在国际刑警组织框架下,与76个成员国警方共同参与的反诈“曙光行动”,捣毁设在多国的诈骗窝点1770个,逮捕犯罪嫌疑人2000余名,拦截非法资金5000余万美元。针对我国在境外从事诈骗活动人员,特别是这些人员绝大部分是被高薪诱惑、欺骗裹挟偷渡出境,不少人在犯罪窝点遭受绑架拘禁、殴打虐待,甚至被残害致死的情况,公安机关积极会同有关部门通过国际执法合作对他们开展解救和教育劝返,并全力做好他们回国后的救助帮扶和就业安置工作。移民管理部门根据《出境入境管理法》明确规定,依法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人员采取限制出境等措施。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呈现出专业化、产业化、集团化和国际化特征,既是各国警方面临的重大挑战,也是各国政府打击治理的难题。合作打击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各国警方的共同责任,也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公安机关将认真贯彻落实《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进一步加强国际执法合作,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绝不让此类犯罪蔓延发展,绝不让诈骗分子逍遥法外。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北京一企业因在网络直播间刷评被罚
-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正式发布
- “开盒”污染网络生态,网暴之门该咋关闭?
- 网警重拳出击!摧毁一网络水军团伙,15人落网
- 科技赋能便民服务升级 公安机关多领域创新惠民生
- 公安机关对广州市某科技公司遭境外黑客网络攻击开展立案调查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 北京将严查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等五种网络销售违法行为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 全国律协举办女律师“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主题活动
- 黑龙江鸡西坤源煤矿“12·20”重大运输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两高”发布司法意见明确办理民事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基本原则
- 公安部公布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涉疫药品和物资犯罪5起典型案例
- 陈一新在2021年度平安建设考评工作会议上强调: 充分发挥平安建设年度考评作用 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 (受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决定
- 让电子产品更安全! 这个新修订强制性新国标下月将实施
- 著名刑辩大律师杨斌先生新作赏析
- 最高法发布打击财务造假典型案例
- 7月5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