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滑雪教练鱼龙混杂问题:2万元请的教练连穿雪鞋都不会
2万元请的教练连穿雪鞋都不会
记者调查滑雪教练鱼龙混杂问题
●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和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冰雪热,最近一段时间,很多雪场的滑雪爱好者人头攒动。滑雪热也带动了初学者对滑雪教练的需求
● 目前国内滑雪教练准入门槛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存在一批“野生教练”等乱象,有滑雪爱好者花2万元请的教练,教授其穿雪鞋的方式竟然都是错的,后来发现该教练当时还没有拿到滑雪教练初级证书
● 社交平台上不少招聘滑雪教练的帖子,称可以“零基础”培训上岗。有的雪场,老教练简单指点,新人练习三四天经评估后就可以上岗接待游客
● 这个行业亟须解决优秀教练稀缺的问题,亟须解决体系化教练人才培养问题,亟须完善教练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练准入门槛,确保滑雪运动的安全性
“新的一年,朋友圈被滑雪的人刷屏了。”北京女孩杨子轩发现,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优化调整和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冰雪热,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很多雪场的滑雪爱好者人头攒动。
滑雪热也带动了初学者对滑雪教练的需求,走进雪场请个教练几乎成为每个初学者的“标配”选择。
然而,不少初学者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选择滑雪教练时,稍不留神就会“踩坑”。北京滑雪爱好者郑菲告诉记者,她花2万元请的教练,教授其穿雪鞋的方式竟然都是错的,后来发现该教练当时还没有拿到滑雪教练初级证书。
在业内人士看来,对于目前处在发展初期的中国滑雪产业来说,教练员的价值和作用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国内滑雪教练准入门槛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且存在一批“野生教练”等乱象,为了保障滑雪运动的安全性,亟须体系化解决教练人才培养问题,完善教练资格认证制度,提高教练准入门槛。
雪场不乏野生教练
没有资质就敢教学
滑雪,迷人,但危险。
2022年1月,时年37岁的法国知名男演员加斯帕德·尤利尔因滑雪事故去世,#雪道尽头是骨科#的话题还冲上了热搜。
对于滑雪初学者来说,选择正规教练,学习标准姿势,尤为重要。也正因如此,近年来,走进滑雪场时请个教练几乎成为每个初学者的“标配”选择。
但是,这个选择也可能是“花钱买罪受”。
郑菲为了学习滑雪,通过社交平台推荐加入一个号称“专业”的滑雪群,最终选择4位群友同时推荐的“资深教练”教自己滑雪。她当时并未关注这位“资深教练”是否具有教练资质,以为这么多人推荐肯定不错,便花费2万元直接约课。
她回忆说,她跟着这位精挑细选的“资深教练”学了两天后发现,自己很难理解教学内容,“新手应该怎么去穿鞋穿板、如何在雪道上停下来等内容都没有教,讲理论知识的时候,比如重心转移,他就跟我说向左走就是向左看,向右走就是向右看,并没有说明向左看是辅助重心移到左边”。
郑菲还发现,自己在学习滑雪过程中经常感到腿疼,时不时受伤。她一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项运动。后来,一位雪友告诉她,她穿雪鞋的方式是错误的。
“我这才把问题的焦点转向滑雪教练。”郑菲说,“后来在我不断追问下,他承认在教我的时候还没有取得教练证书”。
不少受访的初学者说,学习滑雪这项运动,教练的选择很重要,但选择教练时,稍不留神就会“踩坑”。
杨子轩上个雪季碰上的也是一名没有教练证、一个“犁式走刃”教多天的“负责教练”。
作为一直以自学为主的滑雪爱好者,杨子轩去年为了纠正自己的滑行姿势,在一个滑雪群里找到一名群友推荐的滑雪教练。“第一天教我‘犁式走刃’,我感觉还挺好,也掌握得不错。结果一个‘犁式走刃’教了我8天,他之后说要去参加入职考试,就不再教了,我后来才知道他没有教练证。”
“我终于想明白,为啥他当时交代我碰到雪场的人时就说我是他朋友,不让我透露付费学习的原因。”杨子轩说。
对于教练的不靠谱,网友“沪上美伢”深有感触。在跟随社交平台上预订的教练学习滑雪过程中,“教练让我喊他外号,不要喊‘教练’,教学时还故意避开了正规教练较多的雪场魔毯,前往中级道教学。我一个滑雪‘小白’直接上中级道,太可怕了!在教学之前我还反复跟他确认,他信誓旦旦说自己是正规教练”。
不少受访者告诉记者,在雪场里,像这样私下聘请的“野生教练”的身影越来越多。
已有5年教龄的滑雪教练Joe告诉记者,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见到过不少“野生教练”,他们会以朋友的身份指导滑雪者,但对于雪场来说,监管“野生教练”比较困难,因为雪场太大了,那么多游客,他们说这是朋友之间互相指导,很难分得清。
在调查中,记者随机选择了某电商平台上的一个滑雪私教课,并告知商家自己想要学单板,针对教练资质的问题,课程负责人表示,“国职证必须有,两个教练有CASI(单板滑雪指导员认证),其他教练都在各大雪场培训过,就是没花那个钱买CASI证”。
这位课程负责人所说的国职证,全称为“社会体育指导员(滑雪)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个准入证书。
记者还注意到,大部分教练在展示资格证书时,一般都是照片,但目前没有相关的网站可以查到照片与资格证书是否对应,也就是说,仅凭照片很难判断资格证书的真实性。
缺乏完整认证体系
鱼龙混杂水平堪忧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我国的正规滑雪教练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归属于雪场的教练,这些教练的客源全部由雪场提供。雪场也会和滑雪俱乐部合作,将门票、住宿、培训费等打包成套餐售卖,收入按照一定比例折算给教练当作收益。另一类为独立教练,即挂靠在雪场,教练收入主要来自学员培训费,根据雪场游客、环境等不同情况,雪场抽成20%至35%。
这位业内人士称,不论是哪一种正规滑雪教练,开展教学的基础前提,是已经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
据介绍,目前国内还没有完整的滑雪教练认证体系,最基础的门槛即拥有一本国职证。
滑雪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分为4个级别:滑雪(初级)指导员、滑雪(中级)指导员、滑雪(高级)指导员、滑雪指导师。相关考试信息可以在各省体育局官网找到。
“虽然含金量不是很大,毕竟是从业人员准入资格证书,有了这个认证,起码比冬天拉客夏天种地的‘三无教练’强多了。”有5年滑雪经验的兼职教练韩悟调侃道。
韩悟介绍说,国外一些国家滑雪运动发展较早、滑雪教练体系建立的较为科学,例如美国PSIA-AASI,就设立了包括双板、单板、越野滑雪、儿童专家、成人专家等九大类认证考试,并有三个难度等级。
据介绍,教练如果具有单板教学资格证书,大都是通过报考国外滑雪教练体系认证获得,最常见的单板体系有CASI等。但这些证书大多费用较高,如最常见的CASI证书的考试费用,在国外一般为人民币2000元左右,但在国内考需要8000元至1万元。
滑雪教练来源的主要途径也不同:退役的运动员、取得资格证的职业教练、滑雪场培训的入门教练、特聘的国外职业教练等。
有业内人士透露,由于雪场成本较高,加上教学能力、教练培养体系等因素的限制,顶尖教练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不少雪场的模式是寻找兼职教练并稍加培训。这种“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为雪场培育了不少教练。
但这样的模式也意味着滑雪教练的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记者在某网络平台上看到不少提供国职证书培训的帖子并询问其中一名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培训“分基础班3500元和加强班4900元,每期培训的时间为4天到6天,通过率可达95%以上”。
记者还在社交平台上发现不少招聘滑雪教练的帖子,在这些帖子中,大部分未提及对资格证书的要求,有的还明确表示可以“零基础”培训上岗。记者随机询问了一家招聘滑雪教练的负责人并一再表示自己没考过证,经验缺乏,但其称是“零基础免费培训”,“完成培训通过考核直接上岗”,还表示一般培训一周左右,考核双板单板基础,内容简单。
目前在广东深圳工作的彭凯经朋友介绍去某雪场做过兼职教练,实际上,在此之前,他甚至都没有玩过雪。彭凯向雪场交纳押金和伙食费后,便直接开始接受培训。
“学习了两天后,我觉得自己的协调能力太差,不适合干这行,就决定离开。雪场退还了押金和没用完的伙食费,但要求我交1000元培训费。”据彭凯回忆,说是培训,不过是老教练简单指点,剩下的全靠自己练。这家雪场的兼职教练,有的练习三四天,有的练习了一周,就可以找所谓的教学队长进行评估。主要评估犁式刹车、犁式转弯、倒滑、倒滑转弯这4项,教学队长觉得可以了,就会给兼职教练发记录绩效的教练卡,再讲些接待事项,就让他们上岗接待游客。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上海立法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
- 下一篇 最高检发布第四批涉案企业合规典型案例
相关文章
- 无牌无证逆行占道乱停乱放等问题突出 “老年代步车”该何去何从?
-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答记者问
- 贵州毕节通报“记者采访被打”事件处置情况
- 记者调查企业滥用竞业协议问题
- “问题学具”还没“断根” 新学期多地加大治理力度
- 云南通报6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
- 记者调查滑雪教练鱼龙混杂问题:2万元请的教练连穿雪鞋都不会
- 世界杯网络赌球“藏匿”社交平台 记者调查网络赌球乱象
- 为个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司法部、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就《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答记者问
- 为什么有人不愿意交物业费 记者调查物业费难收问题
- 21点后才算加班?法院:制定制度既要合法还要合理
- 对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零容忍”——七部门解读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 张民元:知识不能被资本所主宰,知识权利的行使应设置有“红绿灯”
- 人民网“求真”栏目 养老诈骗套路多,这些骗局须警惕
- 全国政协委员建言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 5月20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网络“祛黑”应注重算法
- 色情广告、擦边视频 未成年人上网如何防范色情诱惑
- 虚构“地宫穴位”项目骗了1200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