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部、国家网信办加快推动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
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记者白阳)记者11日从司法部获悉,司法部、国家网信办近日专题研究审议《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加快推动条例立法进程。
近年来,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不断增长。互联网在拓展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的同时,也带来网上违法信息和不良信息泛滥、未成年人个人信息被滥采滥用、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等问题,亟待通过完善立法进一步强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主体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责任,规范网络信息内容管理,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
据悉,《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聚焦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总结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的实践经验,将成熟做法上升为法规制度,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草案在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网络保护、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防治等方面作出规定,还对有关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法律责任。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要求,各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并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订中创设“网络保护”专章。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草案)》的起草和审查过程中,司法部、国家网信办多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广泛征求中央有关单位、部分地方政府和有关企业、行业协会及专家意见,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对草案进行多次修改完善,努力从立法层面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列入2023年度国务院立法工作计划。加快推动出台该条例是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于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制度体系、构筑未成年人网络安全屏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警惕“温柔陷阱”从天而降 国家安全部拆解境外间谍围猎手段
- 对骗保行为“零容忍”!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布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
- 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纷繁网络纠纷中,如何守护消费晴空
- 北京一企业因在网络直播间刷评被罚
- 国家禁毒办决定将尼秦类物质和12种新精神活性物质纳入管制
- 《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正式发布
- 刺青馆给15岁女孩文身赔偿6000元 法院:未成年人文身,自愿也不行
- 新华视点·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丨“几元绕开限制”,谁在诱导孩子沉迷网游?
- 吴加茂、乐嘉昕:涉虚拟货币案件 刑事法律风险及防范
- 三部门联合部署开展艺考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
- 毫不动摇严守耕地红线:全国耕地总量减少势头得到遏制
- 演唱会门票“秒没”,“票务”那儿大把
- 标识不清、材质以次充好 部分保温杯存安全隐患
- 网文写手网购“聪明药”求灵感 涉走私毒品罪获刑
- 西藏自治区政府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张永泽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记者调查滑雪教练鱼龙混杂问题:2万元请的教练连穿雪鞋都不会
- 公安部“清风2023”专项行动:农村赌博类警情同比下降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