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权益的司法防线
7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11个典型案例,涉及“涉案企业合规改革”“保护民营企业、企业家名誉权”“依法平等保护”“挽救困境民营企业”“善意文明执行”等多个方面,集中展示了人民法院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取得的成效。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民营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对繁荣经济、稳定就业、促进创新发挥了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内在地要求对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依法加以平等保护。司法作为公平正义的最后屏障,应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与时俱进筑牢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的司法防线,努力让民营企业吃下权益有保障的法治“定心丸”。
平等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首先有赖于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的权益。虽然近年来我国司法在这方面卓有成效,但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依法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这要求司法在一以贯之加大对民企权益平等保护力度的同时,应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积极营造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浓厚法治氛围。“有恒产者有恒心”,此番最高法发布的典型案例,体现了善意司法、文明司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坚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权益有法治保障的恒心。
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一些民营企业感到这方面的话语权不足,更渴望司法对此有更多实招。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既有注重以规则的“确定性”、法律适用的“统一性”“平等性”确保民营企业从容应对市场“不确定性”等典型做法,也有加强民营企业家名誉权保护、防止抹黑造谣等不正当竞争的新举措,诠释了人民法院为民营企业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不懈探索,必能让民营企业对依法公平竞争有更积极的预期。
创新是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的重要抓手,而如何依法保护创新,是民营企业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此次发布的涉“万糯2000”育种材料商业秘密纠纷典型案例,明确了育种材料亲本商业秘密的保护条件和保护路径,回答了育种创新成果保护领域的诸多共性问题,堪称保护创新的典型范本。发布此类案例,有助于发挥以案释法效应示范和引领作用,推动民营企业坚定不移走创新发展之路。
此外,典型案例对民营企业破产中衍生的关联实务难题化解、民事执行中如何“放水养鱼”以避免企业“伤筋动骨”、民营企业内部人员犯罪、企业合规改革等热点问题都有所涉及,有助于让民营企业在鲜活案例释放的司法服务温情中消除发展疑虑。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使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在此背景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相关典型案例,对涉民营企业权益保护的“痛点”“难点”作出回应,可谓意义重大。司法机关应常态发布此类典型案例,让民营企业在“一个案例胜过一沓文件”所营造的浓厚法治氛围中,真切感受到权益平等保护的司法防线正在不断巩固,从而心无旁骛地谋求发展、锐意创新。(张智全)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两高司法解释降低商标标识犯罪、假冒专利罪等入罪门槛
- 捍卫英烈荣光!法律这样守护烈士权益
- 38项措施让公证服务更便利!司法部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
- 宁夏将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为消费者权益护航
- 数说两高报告:看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检察机关这样解决“急难愁盼”
- 最高法发布5个军事设施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司法部部署措施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 湖北法院系统为守护长江设立170多个司法保护修复基地
-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
- 上海等地警方破获一非法制造、销售、使用假数电发票系列案
- 公安机关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 关停违法违规账号2.1万余个
- 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原书记安九熊被“双开”
- 山东省日照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高杰受贿案一审宣判
- 新华全媒+|一方鉴定台上的司法公正
- 公安部提示2025年清明节小长假交通安全
- 大成刑事汇第15期—“反洗钱法修改与金融辩护”研讨会在京举办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