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首例认购林业“碳汇”替代修复生态案宣判
1411新华网2023-10-31
新华社昆明10月31日电(记者王研)记者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30日,普洱市澜沧县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谢某某涉嫌滥伐林木罪一案。被告人谢某某自愿认购碳汇,替代性修复被其破
新华社昆明10月31日电(记者王研)记者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30日,普洱市澜沧县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谢某某涉嫌滥伐林木罪一案。被告人谢某某自愿认购碳汇,替代性修复被其破坏的生态环境,现已履行完毕。这是云南首例人民法院引导行为人通过自愿认购“碳汇”方式替代性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的刑事案件。
2021年2月,谢某某在未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到澜沧县谦六乡某林地中砍伐林木,用于建盖厨房及种植茯苓。经鉴定其砍伐思茅松树种立木蓄积23.86立方米。
澜沧县人民法院充分考虑被告人履行生态修复责任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释法说理引导被告人认识到其行为对森林资源及生态环境的危害,自愿认购“碳汇”。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碳汇监测研究中心对被告人谢某某砍伐林木的碳汇损失量进行了测算,为30.82吨二氧化碳当量。随后,被告人谢某某与云南某碳汇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认购30.82吨的自愿减排量,以弥补生态环境受损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有效修复生态环境。
法院由此判决被告人谢某某犯滥伐林木罪,因其具有自首、自愿认罪认罚和自愿认购“碳汇”等法定、酌情从轻、从宽处罚情节,最终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罚金人民币3000元。宣判后,被告人当庭表示服判。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四川广安:数据赋能助力小微工程阳光化
- 下一篇 武汉警方打掉一个跨省洗钱团伙
相关文章
- “开盒”污染网络生态,网暴之门该咋关闭?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 直播电商监管新规将公开征求意见 出重拳净化行业生态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 云南通报2起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
- 重庆云阳:检察公益诉讼助力生态修复
- 生态环境部公布7起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典型案例
- 云南首例认购林业“碳汇”替代修复生态案宣判
- “夸克”“网易CC”破坏网络生态被网信部门查处
- 司法部部署措施加强矛盾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
- 今年上半年公安机关侦破破坏生态环境犯罪相关案件2.9万起
- 有关部门探索加大手机“霸屏广告”治理力度 重点在斩断非法利益链
- 盈科宁波一级律师张民元:努力做一名有国家情怀的谏言者
- 自媒体称在反间谍工作中取得重大突破?国安提醒:这流量蹭不得
- 违法犯罪经历岂能作流量密码
- 8月3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对劳务关系中的侵权如何依“典”析理定责?
- 北京首例比特币“挖矿”合同案二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