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检察机关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
1426新华网2024-03-03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邢拓)记者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14万余人、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掩饰、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记者邢拓)记者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5万余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犯罪14万余人、利用电信网络实施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犯罪7.5万余人。
面对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持续高发态势,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全链条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协同推动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会同公安部联合督办3批13起重大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开展打击涉缅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交办督办涉4万余名缅北“回流”人员案件,全力打团伙、摧网络、斩链条。围绕重点行业个人信息保护、“两卡”管理、企业反诈义务履行等,立案办理相关公益诉讼案件160余件。
检察办案发现,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案人员呈低龄、低学历、低收入特征。三类受害群体应予关注:未成年人,犯罪分子针对未成年人喜欢网络游戏、乐于追星等特点,以出售游戏点卡、皮肤、为明星投票打榜等为名实施诈骗;老年人,犯罪分子往往以投资养老产业、销售收藏品或保健品、提供老年人诊疗服务等为名对老年人实施诈骗;“全职妈妈”,犯罪分子利用“全职妈妈”无固定收入、急于在互联网寻找兼职工作的心理,以介绍工作收取介绍费、入门费等为名实施诈骗。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湖北检察机关审结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 追回权利人损失2300万元
- 黄河河道内出现违建影响防洪,检察机关及时出手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 北京将严查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等五种网络销售违法行为
- 有机构以婚介之名实施诈骗,检察机关办案发现婚介市场这些乱象
- 为维护国家安全作出重要贡献——九十余名群众受到国家安全机关表彰奖励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 国家安全机关侦破菲律宾间谍案
- 2024年长三角4省市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污染环境犯罪案件450余起
- 2024年公安机关累计侦破拐卖现案、积案550余起
- 著名刑辩大律师杨斌先生新作赏析
- 马成律师团队:宣告缓刑后的三种常见情形及法律后果
- 遭遇互联网侵权,“小”事可以不“憋屈”
- “铁拳”行动严打民生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 毒杀犬只情节严重的涉刑事犯罪 专家解读向他人犬只投放有毒物质行为
- 11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已取缔34家非法社会组织
- 于兴泉:浅议银行贷款流程涉嫌犯罪情形
- 警方侦破一起跨省网络赌博案:制作“游戏”App开赌场敛财
- 一些商家强制“圈粉” 二维码成消费“拦路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