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家用摄像头需注意 警惕隐私被“偷窥”
502新华社2025-02-22
随着信息网络和光学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像头被广泛应用,在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少数不法分子实施偷窥偷拍违法犯罪活动带来可乘之机。 近年来,因“黑客”入
随着信息网络和光学传感技术的快速发展,摄像头被广泛应用,在给群众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少数不法分子实施偷窥偷拍违法犯罪活动带来可乘之机。
近年来,因“黑客”入侵家用摄像头导致的隐私泄露案例屡见不鲜。有的不法分子非法破解、控制他人架设的网络摄像头并出售摄像头访问权限牟利,有的利用非法获得的摄像头访问权限对他人进行偷拍偷窥,有的将偷拍偷窥内容制成图片、音视频进行传播、贩卖等,形成了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严重侵害受害人合法权益,严重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针对偷拍偷窥事件频发、严重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等情况,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偷拍偷窥黑色产业链条,打掉多个非法侵入、控制摄像头的犯罪团伙,查获一大批被非法控制的网络摄像头。
犯罪嫌疑人是如何入侵家用摄像头的?其实,绝大多数摄像头被“黑”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一些摄像头存在安全漏洞,很容易被“黑客”利用,从而获得设备的远程控制权。此外,很多人在安装摄像头时使用默认、简单口令,“黑客”钻了“弱口令”的漏洞,可轻易破解摄像头的密码,进而进行控制。
公安机关提醒,群众在选购家用摄像头时,要尽量购买来源正规、安全防护强的摄像头,在私密场所尽可能不要安装摄像头,在使用摄像头时,要加强防范意识,最好修改原始密码,使用复杂密码,一旦发现个人隐私被偷拍偷窥要第一时间报警。(记者熊丰)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安装家用摄像头需注意 警惕隐私被“偷窥”
- “邻居在我家门对面安了个摄像头”
- 浙江义乌:公益诉讼督促加强快递单上的隐私保护
- 短视频平台未尽保护未成年人隐私义务要担责
- 我国邮政快递隐私面单使用量日均达1亿单
- 职场“监视”花样多、员工隐私易泄露,“防摸鱼”与方便管理的边界在哪?
- 防止个人信息“裸奔”,隐私面单成“必选项”
- 你身边的汽车可能在“偷窥”你
- 6月15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自称“有关系”可帮人“找工作” 专钓“走后门”骗巨额“服务费”
- 十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各项指数持续向好
- 故宫对营地车占道拍摄说“不” 严重不守规者将被纳入“不文明游客信息”
- 高璐璐:用创业心做公益 用公益心做普法
- 两部门: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
- 国家体育总局原副局长杜兆才受贿案一审开庭
- 赵瑞琴:人民的“办事员” 融情理法于一体做调解
- 春节期间严肃查处“天价”事件等各类价格违法行为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拟表彰对象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