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 两部门出手整治
 662新华网2025-04-15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唐诗凝、赵文君)针对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将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 
        新华社北京4月15日电(记者唐诗凝、赵文君)针对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存在弄虚作假等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15日表示,将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着力营造行业健康发展生态。
近年来,部分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为追求经济利益,通过篡改数据、伪造报告等手段弄虚作假,严重破坏市场秩序,威胁生态环境安全。
针对这一突出问题,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近日联合发布《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细化明确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依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
两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5类情形属于“情节严重”,应当依法取消检验资格——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两年内再犯、伪造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涉及10辆以上车辆、造成重大环境影响或社会影响以及其他依法应当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情形。
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对依据两部门意见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机动车检验机构,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取消其检验资格,同时推动行政执法与信用惩戒联动,将处罚信息记入检验检测机构信用档案,强化联合惩戒。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税费优惠不容骗享!税务部门再披露4起偷税案件
- 三部门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全覆盖集中培训
- 黄河河道内出现违建影响防洪,检察机关及时出手
- 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
- 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 两部门出手整治
- 两部门: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
-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 天上不会掉馅饼!四部门提示: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
- 公安机关网安部门指导互联网平台强化自律自治
- 上海:地方立法保护野生动物
- 于兴泉:论吃空饷与受贿
- 第三方测评何以变成捞金?
- 王兆峰律师
- 浙江绍兴警方侦破电诈案 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
- 筑牢法治防线 清朗网络空间
- 首例违法使用“COD去除剂”干扰监测设施污染环境案在湖州宣判
- 多地多部门开展治理行动 防控外来物种入侵
-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7.3万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