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5月5日电(记者齐琪)记者5日从最高人民法院获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通过颁布之际,最高法发布十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典型案例,展示人民法院司法守护雪域高原生态环境经验成效。
2023年4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治支撑。
据悉,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包括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及公益诉讼等不同诉讼类型,涵盖森林、高寒草甸、草原、河流、湖泊、湿地、雪山冰川等生态系统要素,涉及青藏高原珍贵濒危和特有野生动植物物种保护、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大江大河源头和重点湖泊保护、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保护、矿山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传统生态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内容。
例如,在唐某良等三人非法捕捞青海湖裸鲤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人民法院依法打击破坏青海湖水生动物资源犯罪,判令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共同承担生态修复费用并组织增殖放流,切实贯彻“环境有价,损害担责”原则,及时修复受损生态环境,有力维护青海湖裸鲤种群数量稳定和生态系统食物链安全。
在色某等五人盗掘古文化遗址、色某等三人盗窃文物案中,人民法院依法严惩破坏文物和文化遗产犯罪行为,有效震慑潜在犯罪分子,教育引导公众增强保护意识,对于加大青藏高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弘扬青藏高原优秀生态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人民法院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依法守护国家生态安全边界的有益实践。据介绍,人民法院将以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的颁布施行为契机,认真学习贯彻实施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更好发挥人民法院服务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职能作用。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三部门联合开展“护松2023”行动
- 下一篇 青春闪耀在边关|爱民路上的“背包民警”
相关文章
- 贵州通报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 湖南通报6起重点领域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典型案例
- 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 涉及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类型
- 最高法发布第44批指导性案例
- 青海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最高法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 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公布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件
- 去超市买食品,有的生产日期特别难找
- 故意“带疫”上班、抗原检测造假 要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 故宫对营地车占道拍摄说“不” 严重不守规者将被纳入“不文明游客信息”
- 暑期,不少学生在做医美整形 记者调查发现医美整形消费者日趋低龄化
- 回款“绕开”医院!多地斩断医药腐败利益链
- 杨荣宽:创新法律思维 深耕跨境商事
- 财政部首次作出跨境会计审计监管行政处罚
- 公安部推出多项便民新举措 简化办牌办证手续 优化道路交通秩序
- 在成纪大地播种法治希望——甘肃阿阳律师事务所专业化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