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加强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综合司法保护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记者冯家顺)记者31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7761人,起诉“隔空猥亵”“线上联系、线下性侵”等犯罪占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近六分之一。
当日在最高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介绍了近年来检察机关加强网络空间未成年人权益综合司法保护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近年来,检察机关立足法律监督职责,积极应对网络空间新挑战新问题,加强与网信等部门合作,守护未成年人用网上网安全。
据介绍,检察机关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依法从严惩处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严厉打击搭建运营涉未成年人色情网站,利用即时通讯工具、直播平台传播涉未成年人淫秽物品,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等犯罪活动。
同时,对于主观恶性不大、罪行较轻、属于初犯、偶犯、有积极悔改表现的未成年人,检察机关坚持依法惩戒和精准帮教相结合。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对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未成年人依法适用附条件不起诉2749人,通过针对性开展精准帮教,帮助涉罪未成年人纠偏改错、迷途知返,重新回归社会。
针对一些短视频平台侵犯未成年人个人信息、电商平台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食品、网络平台存在涉毒品音视频信息等,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充分履行监管职责,通过民事公益诉讼使网络运营者承担民事责任,促推问题整改解决,有效维护未成年人公共利益。2020年至2022年,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涉及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保护公益诉讼案件341件。
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厅长那艳芳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主动对接、联动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各方发挥作用,助力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推进网络空间的诉源治理、综合治理、深度治理,推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长效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两高司法解释降低商标标识犯罪、假冒专利罪等入罪门槛
- 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
- 捍卫英烈荣光!法律这样守护烈士权益
- 38项措施让公证服务更便利!司法部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
- 宁夏将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为消费者权益护航
- 数说两高报告:看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依法维护群众权益!检察机关这样解决“急难愁盼”
- 最高检:将研究出台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核准追诉意见
- 最高法发布5个军事设施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两部门印发意见加强人民调解服务 推进诉源治理
- 楼伯坤:“体系性辩护”是救治网络犯罪案件的良方
- 北师大·大成/刑辩案例研讨讲堂:于兴泉《刑事案例与营商环境、法律实践》
- 短评:以民为本 大爱至简
- 聚焦“四风”隐形变异新动向 深挖快递送礼问题线索
- 新华全媒+丨警察节探营:全国第一声110警铃在这里响起
- 以次充好盗走价值上亿元原矿石 湖北大冶警方破获系列盗窃铜精矿石案
- 引领时代,开创未来 走进中国律师行业领导者——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
- 新华全媒+丨“030695” 特殊警号护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