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安机关对环境资源犯罪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熊丰)国务院关于打击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犯罪工作情况的报告21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报告透露,公安部共挂牌督办重大案件1624件,发起集群打击118次,对环境资源犯罪实施“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打击。
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类犯罪案件26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万名,2022年比2018年分别上升58.8%、30.3%,2023年上半年同比分别上升9%、18.9%。
报告介绍,公安机关侦破污染环境犯罪案件1.5万起,助推我国实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持续高压严打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立案侦办刑事案件3.2万起,切实守牢18亿亩耕地红线;组织开展为期3年的打击涉野生动物犯罪专项行动,立案侦办刑事案件10.8万起;开展为期3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立案侦办刑事案件2万余起,查获非法捕捞渔网具8.5万套、涉案船舶3355艘、渔获物91万公斤。
在主要做法方面,报告介绍,5年多来,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大力推广专业带动、全警行动、部门联动、群众发动的“四动”工作经验。2019年公安部组建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推进森林公安转隶,整合警力资源,统一承担打击环境资源等犯罪职责。吉林、湖北、云南等16个省区市建立河湖警长制、森林警长制,与行政部门联合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公安部全天候运转“长江大保护”专班举报中心,充分发动群众,受理群众举报3.5万人次。
根据报告,在下一步工作中,公安机关将坚持依法严打方针不动摇,向践踏生态环境保护法律的顽症痼疾宣战,向为害一方的黑恶势力及相关的行业潜规则亮剑,用“长牙齿”的硬措施保护好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从执法检查报告看我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成效
- 下一篇 让生活服务类平台更清朗
相关文章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 科技赋能便民服务升级 公安机关多领域创新惠民生
- 公安机关对广州市某科技公司遭境外黑客网络攻击开展立案调查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 2024年长三角4省市公安机关立案侦办污染环境犯罪案件450余起
- 2024年公安机关累计侦破拐卖现案、积案550余起
- 2024年公安机关累计破获涉渔刑事案件6000余起
- 2024年公安机关破获涉海犯罪案件1.4万余起
- 2024年公安机关侦破文物犯罪案件940余起
- 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7万余件
- 最高检:聚焦非法捕捞全链条 依法惩治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
- 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司法部联合举办全国律师行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 新能源车企“浮夸风”愈演愈烈 律师称涉嫌违反两部法律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3年对纪检监察干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几把挂面几斤鸡蛋“换走”攒了半辈子的养老钱
- 郑城、陈谨:杨某某涉嫌受贿罪、徇私舞弊少征税款罪案
- 绿水青山间书写生态法治时代答卷
- 天上不会掉馅饼!四部门提示: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