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警方公布3起打击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营造防范非法集资、传销等经济犯罪的浓厚社会氛围,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青海省公安厅4月3日公布了打击经济犯罪的3起典型案例。
防范传销活动风险。2022年9月,公安部经侦局发起“yy购”全国集群打击行动。青海参与人员2万余人,涉案金额4600万余元。10月27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经初查,乌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确认马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已达到立案追诉标准。11月25日,乌兰县公安局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立案侦查。据查,犯罪嫌疑人马某等人打着深耕养老产业、服务老年群体的旗号,开发用于骗取财物的APP,通过APP以销售指定产品为由,诱使他人注册成为会员并购买“道具商品”,将发展会员数量和下线会员购买“道具商品”价值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以观看广告可获得高额回报为诱惑,鼓动用户大肆发展下线牟利。截至案发,已吸引超2万人参与,涉案金额4600万余元。2023年3月,乌兰县公安局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抓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的马某、王某某等6名骨干成员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防范非法集资风险。2022年2月,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在西宁市注册成立了西宁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虚构以在西宁市城中区中央商务区投资宾馆项目为由,承诺投资保本付息、高额回报、投资期满1年以上成为该公司会员等。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在人群密集场所,通过发放传单、派发“小红包”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群体募集资金。7月5日,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对该案立案侦查,经查该公司通过上述手段与12名投资人签订《合伙人合作协议》,涉案金额135万元,且犯罪嫌疑人王某伙同李某等人将募集资金用于个人挥霍及还债。公安机关在案件侦办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家属积极向受害群体退赔,所有投资金额已全额返还。2023年3月15日,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王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被告人李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0万元。
其他典型案例为郭某以购房有“优惠金”返利为名非法吸收群众资金的合同诈骗、集资诈骗案。(记者李宁)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贵州公安机关通报6起森林火灾典型案例
- 下一篇 身后事“回归自然”渐被大众接受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涉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保护再审典型案例
- 境外间谍瞄准青年学生群体 国家安全部解析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型案例
- 湖北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海南警方成功打掉一私彩赌博网站
- 沈阳通报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拍案丨安检牵出“案中案” 警方摧毁跨境犯罪暗网始末
- 黑龙江通报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 对骗保行为“零容忍”!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布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
- 以假充真、销售过期食品……这些案例警示切勿在校园餐上动歪脑筋
- 最高法发布新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 打电诈,有“法”,为何还要“惩戒”?
- 《铁路机车车辆鸣笛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 宣传治愈率有效率等违法广告被罚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一批涉医药领域广告违法典型案例
- 宁夏工信厅原一级巡视员张宏年被判刑十年半
- 防范和查处假冒企业登记违法行为新规出台
- 最高检发布典型案例 依法惩治“高产环评师”挂靠作假等违法行为
- 2022年6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31起
- 速览丨中宣部介绍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进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