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警方公布3起打击经济犯罪典型案例
为进一步营造防范非法集资、传销等经济犯罪的浓厚社会氛围,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青海省公安厅4月3日公布了打击经济犯罪的3起典型案例。
防范传销活动风险。2022年9月,公安部经侦局发起“yy购”全国集群打击行动。青海参与人员2万余人,涉案金额4600万余元。10月27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经初查,乌兰县公安局经侦大队确认马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已达到立案追诉标准。11月25日,乌兰县公安局以涉嫌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立案侦查。据查,犯罪嫌疑人马某等人打着深耕养老产业、服务老年群体的旗号,开发用于骗取财物的APP,通过APP以销售指定产品为由,诱使他人注册成为会员并购买“道具商品”,将发展会员数量和下线会员购买“道具商品”价值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以观看广告可获得高额回报为诱惑,鼓动用户大肆发展下线牟利。截至案发,已吸引超2万人参与,涉案金额4600万余元。2023年3月,乌兰县公安局开展统一收网行动,抓获涉嫌组织、领导传销犯罪的马某、王某某等6名骨干成员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已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防范非法集资风险。2022年2月,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在西宁市注册成立了西宁某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该公司在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情况下,虚构以在西宁市城中区中央商务区投资宾馆项目为由,承诺投资保本付息、高额回报、投资期满1年以上成为该公司会员等。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在人群密集场所,通过发放传单、派发“小红包”等方式向社会不特定群体募集资金。7月5日,西宁市公安局城中分局对该案立案侦查,经查该公司通过上述手段与12名投资人签订《合伙人合作协议》,涉案金额135万元,且犯罪嫌疑人王某伙同李某等人将募集资金用于个人挥霍及还债。公安机关在案件侦办过程中,犯罪嫌疑人王某、李某家属积极向受害群体退赔,所有投资金额已全额返还。2023年3月15日,西宁市城中区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王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零6个月,并处罚金25万元;被告人李某犯集资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20万元。
其他典型案例为郭某以购房有“优惠金”返利为名非法吸收群众资金的合同诈骗、集资诈骗案。(记者李宁)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贵州公安机关通报6起森林火灾典型案例
- 下一篇 身后事“回归自然”渐被大众接受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 北京警方曝光“售后补偿”最新诈骗引流手段
- 穿汉服拍身份证照?警方不推荐
- 建设项目损害公共利益怎么判?最高法发布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传承中华美德 最高法发布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 青海省人大常委会社会建设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薛建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推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地落细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
- 严打串通投标犯罪,最高法、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案例
- 深夜,“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
- 建议提案办理见成效丨把代表委员“良言”变为检察履职“良策”——最高人民检察院扎实办理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 平安过长假,如何有效防电诈?
- “此处危险,请勿入内”何以成了网红打卡地?
- 交房时开发商承诺赠送的阳台没了怎么办?法院这样判!
- 公安部部署开展集中打击整治网络账号黑色产业链“断号”行动
- 张民元律师新作《证据终结者》第一章:无罪
- 本想关弹窗却下载了大量无用App 社交App适老化现状调查
- 沈腾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