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司法协作共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共建“大黄山”
1164新华网2024-08-08
新华社合肥8月8日电(记者潘峰)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助力“大黄山”建设,安徽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中级人民法院8日共同签订了《深化司法协作服务保
新华社合肥8月8日电(记者潘峰)为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助力“大黄山”建设,安徽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中级人民法院8日共同签订了《深化司法协作服务保障大黄山建设框架协议》,在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审判能力提升等领域开展交流协作。
司法保障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是这一协议的重要内容。根据协议,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法院将合力打击盗窃、损毁、倒卖文物等犯罪,联动化解涉非遗项目、景区和民宿项目纠纷,共同守护“大黄山”区域文物古迹、传统村落、古民居、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同时加大地理标志、驰名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四市法院将合力打击跨市域水污染、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破坏动植物资源等犯罪行为,推动四市司法机关与行政主管机关联动互动、行政执法与司法办案有机衔接,探索针对跨市域环资案件中生态环境修复、禁止令等特殊执行事项的委托执行制度。
为保障协议执行,四市法院将成立司法协作工作联席会议,组建司法协作工作联席会议工作联络小组,充分利用全国法院“一张网”建设成果,促进办案信息整合、一体协同办理、司法资源跨域调配。
记者了解到,“大黄山”范围包括黄山、池州、安庆、宣城四市,区域内不仅坐落着黄山这一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还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九华山、天柱山等群峰竞秀,长江、新安江等数流穿境,数千处传统古村落星罗棋布,徽州文化、古皖文化、桐城文化等交融荟萃。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三部门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全覆盖集中培训
- 法治与科技力量激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活力
- 司法部发布贯彻实施新修订行政复议法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新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 两高司法解释降低商标标识犯罪、假冒专利罪等入罪门槛
- 38项措施让公证服务更便利!司法部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
- 数说两高报告:看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文化·视点丨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施行,带来哪些变化?
- 最高检:持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办案力度
- 最高法发布5个军事设施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四川省公安厅公布一批破坏土地资源典型案例
- 大成刑事汇第24期——大成总所刑事部门死刑复核阶段辩护培训会在京举办
- 山东泰安东平“9·3”重大道路交通事故调查报告公布
- 年货节促销活动应当明明白白
- 二手交易平台上欺诈行为如此多
- 【法治人物】伍昭:“铁齿铜牙”释放法律正能量
- 以法之名护航民营经济勃勃生机——写在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之际
- 最高法与全国妇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意见
- 两高司法解释降低商标标识犯罪、假冒专利罪等入罪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