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实施、如何惩戒?——专家解读《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
12月1日起,多部门联合印发的《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违法犯罪联合惩戒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正式施行。为有效遏制网络诈骗犯罪高发多发,《办法》将如何具体推进实施,诈骗分子将面临怎样的后果?围绕群众关心的一系列相关问题,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击新型网络犯罪指导处副处长胡志伟进行了解读。

问题一:此次《办法》制定的背景是什么,将重点打击哪几类突出的违法犯罪行为?
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非常严峻,涉诈黑灰产从业者的违法成本非常低,从而出现打而不绝、屡打屡犯的情况。那么我们联合惩戒办法的目的,就是为打击治理涉诈黑灰产犯罪,提供有效的惩戒手段和政策依据。
我们重点打击的行为包括,那些直接实施诈骗的犯罪分子,以及帮助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的关联违法犯罪行为。比如,那些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妨害信用卡管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以及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等违法犯罪行为。

问题二:《办法》实施后,诈骗分子将面临怎样的后果?
在金融方面,被惩戒对象名下的银行账户、数字人民币钱包的非柜面出金功能,将会受到限制。同时,也会限制其使用支付账户、实名数字人民币钱包等功能。在电信网络方面,惩戒对象名下的电话卡、物联网卡、固定电话,以及使用电话卡注册的互联网账号等功能都会受到限制。在信用方面,被判处刑事处罚的惩戒对象,将被纳入“电信网络诈骗”严重失信主体名单,并在“信用中国”网站向社会公示。

问题三:《办法》实施的目的和预期效果是什么?
这些惩戒措施,“惩”只是手段,“戒”才是目的。一方面,我们是为了提高违法的成本,防范更多违法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对社会要产生强大的警示、震慑效应,引导相关的行业和个体,约束他们的行为,并提高人民群众防范被骗,以及不能参与诈骗的这种意识。

问题四:针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冒头,相关部门有何举措?
电信网络诈骗的手法套路在不断翻新变化,而他们利用的技术手段,也在持续更新升级。因此,我们一直紧盯犯罪形势的变化,综合采取各项措施,积极应对新出现的诈骗手法、洗钱方式。当然,我们也会在《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遵循动态管理的原则,按照有关程序,对惩戒措施和适用范围进行相应调整和补充,以确保更好有效应对新的犯罪形式。

记者:李亚光、许杨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最高检:协同加强打击洗钱犯罪
- 下一篇 拨云见日,让正义的阳光照进来
相关文章
- 北京将严查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等五种网络销售违法行为
- 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如何落地落实 专家呼吁进一步完善法律保障体系
- 盗用他人直播内容销售劣质商品屡禁不止 专家:以技术迭代完善平台监管实现盗播内容溯源
- 最高法发布严惩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 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启动仪式在贵阳举行
- 拓展高水平法治人才培养新空间——最高检组织开展“检察实务专家进校园”
- 国家网信办公布《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
- 春节假期结束,快递行业迎来业务高峰,专家提示:警惕快递“空包诈骗”
- 五地联动抽查网络销售产品发现177批次不合格
- 严惩利用网络敲诈勒索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大数据时代,如何避免“帮信罪”踩线危机?
- “噪音扰民”诉前禁止令如何守护居家生活安宁?最高法解答
- 十年来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各项指数持续向好
- 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如桂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订婚后男方“悔婚 ”,女方要退彩礼吗?
- 公安部交管局:全力保障2023年春运安全畅通
- 安不安全?价格贵吗?服务质量高吗?对于托育服务,孩爸孩妈提出“灵魂三问”
-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
- 莫名当上公司法定代表人? 小心沦为违法“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