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读懂良法善治】北京朝阳区以调解促治理 创新发展助力和谐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记者 卢俊宇)北京市朝阳区用调解实际行动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深厚的为民情怀不断创新机制方法,着力打造“一纽带两支点三结合”大调解工作格局,走出了一条以调解促治理的创新之路。
麦子店街道枣营北里社区是一个典型的老旧社区,这里的物业纠纷曾经让人“愁得头疼”,如今的枣营北里一跃成为物业纠纷源头治理示范小区。自2019年以来,这个拥有13个居民小区、16家物业公司、1万余名居民的大型社区始终保持着物业纠纷零发案的纪录。这背后是朝阳区人民法院深入推进物业纠纷源头化解工作的成效,同时也是朝阳区扎实推进党建引领结出的硕果。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和枣营北里社区党委联手组建了“思源之家”,这是“思源之家”一角。新华网记者 卢俊宇/摄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和枣营北里社区党委联手组建了“思源之家”,以党建引领打造培训基层解纷力量的最前沿阵地,还在包括枣北社区在内的全区614个村居发起了党员争做“守法表率、普法先锋、解纷能手”的号召,努力培育一批又一批有热情、懂法律、威望高的“朝阳群众”。
这是朝阳区南磨房区“心连心”广场。新华网记者 卢俊宇/摄
今年,朝阳区南磨房地区贯彻落实《朝阳区关于建立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工作体系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朝阳的工作意见》,建立南磨房地区矛调分平台,成为朝阳区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调处化解平台的组成部分。通过整合资源,打破“各管一块、各自为战”的做法,将检察、司法、信访、城乡、纪检、综合执法等部门的解纷力量汇集在一起,形成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合力,切实提升基层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能力,为辖区开展依法治理、源头治理注入新活力。
这是北京市朝阳区南磨房地区社会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化解分平台。新华网记者 卢俊宇/摄
此外,朝阳区司法局和南磨房乡合力打造了“心连心”联合调解中心,成为了朝阳区第一家民非调解组织,已调解物业费纠纷199件,调解成功率超80%。
据记者了解,朝阳区已在全区43个街乡和610个社区(村)成立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职能部门、行业组织的专业优势,成立物业、消费、交通、机动车买卖纠纷等9大类行专人民调解组织。目前全区共有662个调委会和3662名人民调解员工作在矛盾排查化解第一线,年均调解案件1.3万余件,调解成功率在90%以上。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北京“打假警队”:守好知识产权保护“最后一公里”
- 北京将严查大数据杀熟和强制搭售等五种网络销售违法行为
- 去年以来北京立案查处直播带货违法违规案近百件
- 北京深化“智慧警务”便捷证件办理
- 北京:专项行动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837件
- 北京公安开启“夏季行动”
- 北京去年以来共查处侵权假冒类案件7717件
-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施行半年初见成效 清朗网络空间 助力健康成长
- 北京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9000余个
- 北京查处多起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违法案件
- 于兴泉:民营企业高管如何远离刑事犯罪风险
- 为未成年人筑起全链条、全方位的网络保护屏障
- 徐建律师
- 内蒙古倒查20年涉煤腐败 挽回损失628亿元查处1163人
- 5月30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10名青年法学法律工作者获评“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 在更高起点上构建执法司法权运行新机制
- 湖南通报8起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典型案例
- 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中国(人民观点) ——深入学习领会“十个明确”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