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容忍”惩戒持续强化——四部门联手打击证券犯罪
此次发布的5件典型案例涉及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操纵证券市场罪,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内幕交易罪,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等。“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最高人民检察院驻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检察室主任张晓津表示,典型案例涵盖资本市场常见多发犯罪和近年增多的新型犯罪,明确了相关法律适用,警示上市公司董监高、证券机构及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要依法依规从业、履职。
从典型案例看,当前证券犯罪体现出链条化特点,犯罪手段也更为隐蔽。“例如,操纵行为除交易拉抬外,还与信息控制相结合;财务造假除做假账外,还采用虚假交易、票据质押等方式;大股东背信犯罪,不直接转移上市公司资产,而是采用转移并表子公司资产的隐蔽方式;等等。”张晓津介绍,为应对证券期货犯罪的新手段、新情况,检察机关在查办证券期货犯罪的同时,同步审查非法配资、“黑嘴”荐股、洗钱、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上下游、前后手犯罪,全链条打击黑灰产业链。
从最高人民法院在八地设立“人民法院证券期货犯罪审判基地”,到上海、北京相继设立金融法院,再到去年9月份最高检驻中国证监会检察室正式成立,证监部门、公安机关、司法机关之间密切协作、监督制约,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会商协商、提前介入等工作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决定、刑事制裁措施,形成打击证券犯罪的高压态势,推动刑事案件落地率提升。
上半年,证监会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证券期货犯罪案件60余件、犯罪嫌疑人200余人,并同步抄送最高检;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各类证券犯罪147人,同比上升93.4%。公安部自6月底开展“百日行动”以来,立案数量及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均创新高,各地公安机关共侦办证券期货犯罪案件82起,涉案总价值13.6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27名;侦办非法经营证券、期货犯罪案件89起,涉案总价值近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02名。
“证监部门、公安机关、司法机关之间的协作配合有利于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对证券违法者的联合打击,推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证监部门更熟悉证券市场的情况,可以配合公安机关对线索进行排查,分享违法信息,从而有力支持公安机关对证券违法行为的侦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教授、党委书记周友军表示。
目前,证券市场违法行为多发高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行政执法刑事司法联合惩戒合力效果持续强化,从严监管氛围逐步形成。对于打击证券违法的下一步工作,证监会表示,将推动出台证券期货犯罪案件刑事立案追诉标准,加快修订行政执法刑事司法协作文件,大力支持公检法办案、审判基地专业化建设;人民法院表示,将进一步加大惩处证券犯罪力度,健全完善相关司法解释,合力惩治证券犯罪,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稳定,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公安部表示,全国公安机关将继续深入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加大证券领域案件侦办力度,配合做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检察机关表示,将继续全面落实“零容忍”要求,与证券监管机构、司法机关密切协作,持续加大对证券犯罪的惩治力度,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记者 杨 然)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税费优惠不容骗享!税务部门再披露4起偷税案件
- 三部门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全覆盖集中培训
- 网信部门持续整治利用未成年人形象不当牟利问题
- 坚决遏制机动车排放检验造假乱象 两部门出手整治
- 两部门: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
- 保障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过去三年检察机关起诉证券犯罪366件1011人
- 最高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公安部公布5起证券交易犯罪典型案例
-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 天上不会掉馅饼!四部门提示: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
- 2018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审结各类知识产权一审案件219万件
- 北京劳动仲裁文书可电子送达
- 马成律师团丨私募基金离非法集资有多远?
- 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危害粮食生产安全犯罪活动 侦破案件8800余起
- @消费者,通过APP借贷需当心 一旦逾期可能遭遇暴力催收、冻结银行卡等
- 倒票“黄牛”屡禁不绝怎么破?
- 大成刑事汇第23期(北京)——新监察法后的刑事业务发展论坛于北京成功举办
- 辽宁阜新煤矿事故瞒报案件部分相关责任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上海市公安局原局长龚道安受贿案一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