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保护法拟修订 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27日,海洋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提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将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海洋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于1982年通过,1999年修订,2013年、2016年、2017年先后三次进行了修正。该法自实施以来,对海洋环境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法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要求,亟须修改完善。
修订草案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修改完善相关制度,将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实践中成熟的经验上升为法律规范。
现行海洋环境保护法共十章97条,修订后共九章116条。修订草案完善立法宗旨,增加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内容,明确海洋环境保护应当坚持“保护优先、源头防控、陆海统筹、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进一步压实部门和地方责任,增加海洋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和宣传教育等规定。
修订草案拟按照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总体要求,修改涉海自然保护地划定与分类标准的规定,完善海洋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草案明确提出,国务院和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按照事权划分原则,加大对海洋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沿海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落实海洋生态保护补偿资金,确保其用于海洋生态保护补偿。
海洋生态保护是系统性工程。修订草案还增加保护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物种、生物遗传资源的规定,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同时,强化海岸线保护,建立健全自然岸线控制制度,明确严格保护岸线的范围,增加海岸线分类保护与利用、因地制宜划定海岸建筑退缩线等规定。
在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方面,修订草案规定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定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制度,同时修改完善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与“区域限批”制度,增加排污许可管理规定。此外,修订草案还增加了海洋环保信用评价与应用规定,将相关信用记录纳入全国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习记者骆香茹)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遗产管理人制度加速落地
- (受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
- 湿地保护法实施一年多成效如何?——从执法检查报告看我国推动湿地保护法贯彻实施
- 文物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这些看点值得关注
- 山东通报4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 公安机关全面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和错案责任倒查制度
- 最高法发布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典型案例
- 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 海洋环境保护法拟修订 将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
- 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年多成效如何?——从执法检查报告看长江保护现状
- 司法部发布5件戒毒工作指导案例
- 上半年全国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5万余个
- 完善法律法规 加大执法力度 强化行业自律 合力加强网络空间知识产权保
- 一些微短剧“爽”点多让不少打工人欲罢不能
- 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酒闹”警情多处置难度大 警医联动规范涉酒警情处置
- 中央组织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司法部联合举办全国律师行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 张民元律师新作《证据终结者》第十章:安宁的保证
- 北京市重点站区管理委员会干部田运胜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