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利用“颜值检测”软件窃取人脸信息 法院认定人脸信息属于“公民个人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第35批指导性案例。其中一例中,被告人制作手机“黑客软件”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窃取用户手机相册照片。法院认定“人脸信息”属于刑法规制范畴的“公民个人信息”,被告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2020年6月至9月间,被告人李开祥制作一款具有非法窃取安装者相册照片功能的手机“黑客软件”,打包成安卓手机端的“APK安装包”,发布于暗网论坛售卖,并伪装成“颜值检测”软件发布于网络论坛提供访客免费下载。
用户下载安装“颜值检测”软件使用时,“颜值检测”软件会自动在后台获取手机相册里的照片,并自动上传到被告人搭建的腾讯云服务器后台,从而窃取安装者相册照片共计1751张。其中,部分照片含有人脸信息、自然人姓名、身份号码、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公民个人信息100余条。
2020年9月,被告人李开祥在暗网论坛看到“黑客资料”帖子,后用其此前在暗网售卖“APK安装包”部分所得购买、下载标题为“社工库资料”数据转存于“MEGA”网盘,经其本人查看,确认含有个人真实信息。
2021年2月,被告人李开祥明知“社工库资料”中含有户籍信息、QQ账号注册信息、京东账号注册信息、车主信息、借贷信息等,仍将网盘链接分享至其担任管理员的某业主交流QQ群,提供给群成员免费下载。经鉴定,“社工库资料”经去除无效数据并进行合并去重后,包含各类公民个人信息共计8100万余条。
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以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为由,向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人脸信息”属于刑法规定的公民个人信息,利用“颜值检测”黑客软件窃取软件使用者“人脸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刑法中“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依法应予惩处。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法院于2021年8月23日做出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李开祥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宣告缓刑3年,并处罚金1万元;扣押在案的犯罪工具予以没收。判决现已生效。(法文)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刺青馆给15岁女孩文身赔偿6000元 法院:未成年人文身,自愿也不行
- 海淀法院发布白皮书剑指“大厂”内部贪腐
- 最高法发布新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 你的信息值多少钱?起底隐私黑市交易内幕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审结54万余件!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正厅长级干部唐林一审被判十二年九个月
- 医保中心能否讨回交通事故垫付费用? 上海法院判决:可向第三人追偿
- 首个国家宪法日使用的国旗入藏首部宪法起草地
- 张民元律师新作《证据终结者》第二十三章:禁止反悔(五)
- 公安部:春节期间全国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秩序良好
- 市场监管总局公布首批查处涉疫物资价格违法典型案例
- 北京“打假警队”:守好知识产权保护“最后一公里”
- 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原书记安九熊被“双开”
- 天同律师事务所
- 众成清泰律师事务所
- 爱国主义教育法元旦起生效,贯彻实施的重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