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界之声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栏专论

 

中伦文德律所创始人陈文:从香港“大公报”再发文说起

6903律界之声2025-03-25
就在3月4日,长和实业宣布与美国贝莱德集团控股下的财团签订了包括巴拿马两个港口管理权在内的一揽子港口控股管理权转让协议。

  香港《大公报》于2025年3月21日再次发文题为:“停止交割,切勿因小失大”,这是在继3月13日和3月15日《大公报》发表题为“莫天真,勿糊涂”和“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和3月17日发表题为“饮水思源有担当,背靠祖国谋发展”后第四次发文对长江和记实业港口交易的表态。2025年3月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宣布与美国贝莱德集团牵头的财团达成协议,以228亿美元出售其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90%的股权,以及全球23国43个港口80%的股权。涵盖199个泊位及配套智能码头管理体系,全球物流网络等核心资源。整个这一系列交易的核心资产里主要包括巴拿马运河的两个关键港口,这些港口是全球航运的重要枢纽,承担着6%的全球海运贸易量。但当此消息一公布,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一片哗然。

  01 港口码头交易的敏感时间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就任时他就表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他表示是当年美国人开挖了巴拿马运河,以后他们交还给了巴拿马人,现在巴拿马运河竟然是在中国人的掌控之下,所以他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收回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

  根据巴拿马运河管理局统计:巴拿马运河最大用户为美国,占33%;第二大用户是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占19%;第三大用户是日本,占17%。巴拿马运河是全球最重要的战略要道之一,对于维护国际海上航线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上面的统计资料中可以看出巴拿马运河对美国和中国都非常重要,所以特朗普才三番五次强调要收回巴拿马运河。

  就在3月4日,长和实业宣布与美国贝莱德集团控股下的财团签订了包括巴拿马两个港口管理权在内的一揽子港口控股管理权转让协议。

  在这个敏感期间,李嘉诚手下的长和实业与美国的贝莱德集团控制下的财团签订一揽子港口转让协议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这不仅仅是纯商业的交易,而很可能在这个表面是商业交易的背后却含有特殊的国际政治动因。因为这个交易完全符合特朗普的愿望和要求,所以才在国内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对于这笔交易一部分人认为,李嘉诚的公司是商业公司,在商言商,只要有利润,公司就可以自主决策。另一部分观点认为,虽然商业无国界,但商人有祖国。既然美国那么渴望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而长和实业又控制着巴拿马运河两头的港口管理权,在这个关键时刻为什么就主动迎合美国贝莱德公司的要求,拱手把巴拿马运河两头的港口管理权转让给美国公司。

  最近香港特首李家超对向美国财团出售港口资产表示有三点看法:第一社会对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第二特区政府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施压手段;第三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处理。

  3月13日,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官网转载《大公报》评论文章“莫天真,勿糊涂”,点名香港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评论指出,该交易非“普通商业行为,”是美国运用国家力量,通过胁迫、施压等卑鄙手段,侵吞他国正当权益的霸权行径,是包装成“商业行为”的强权政治。

  文章还指出,美国或将以此交易为“范本”,控制世界更多关键港口,并用“长臂管辖权”实施打压手段,让中国船舶“无处可靠”。3月17日前香港特首、现全国政协付主席梁振英在社交媒体发文说,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以为一切“在商言商”。梁振英强调,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

  3月19日人民日报在《香港长和出售43个港口遭质疑》一文中称:长和为何如此轻易地将众多重要港口转让给“不怀好意的美国势力?”这场看似精明的交易,究竟有没有将民族利益纳入考量?这些问题像一把把尖锐的利刃,直刺事件核心。

  02 商人交易的自由

  2015年时,曾经有国内企业要收购长和实业在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管理权的40%,当时因长和实业报价1500亿港币,国内企业认为价格过高而未能成交。而这次长和实业对贝莱德的交易价格是190亿美元,折算下来大约是1476亿港币,但是这次1476亿港元出售的却是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管理公司股权的80%。在股权翻倍的情况下,转让价格还是低了点。而且贝莱德集团还是控股股东。另外,考虑到10年通货膨胀,导致现在的1476亿港元价值远不如当年的1500亿港元。从交易的速度和交易的价格来看,似乎交易的过程里有一定的紧迫性和胁迫性。

  实际深入分析一下这次长和实业的这一系列港口交易细节就可以看出这次交易的实质主要转让巴拿马运河两头的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的控股权,这也是贝莱德集团公司想要急于购买的主要标的,至于其他的在另外22个国家的41个港口管理权的转让实际上是配合巴拿马运河这两个港口转让而安排的。这样给人一种印象是长和实业的这笔交易主要是业务结构调整,而不是专门配合美国贝莱德集团转让巴拿马运河两头港口的控股管理权。但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到问题的实质。

  做为一个国际商业公司根据国际市场行情来调整自己的商业结构本身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尤其是在有极高利润的情况下卖掉公司的控股股权,公司的目的就是盈利。估计长和实业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讲长和实业卖掉巴拿马运河两头港口管理公司的控股权是没有错的。

  03 国家的利益谁来维护

  巴拿马运河对我国和美国的重要性对于中美两国和长和实业与贝莱德集团自不待说,都是非常清楚的。当特朗普叫嚣要收回巴拿马运河管理权的时候全世界都知道了!做为控制管理巴拿马运河两头港口的管理公司长和实业这时也应该非常清楚美国的目的,也知道丢失运河两头港口的管理控制权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对美国意味着什么。但由于利润的诱惑和巴拿马方面及美国方面的胁迫和施压,它还是与贝莱德集团签订了控股权转让协议。这个公司当时并没有把民族利益,国家战略考虑进去,人们也不能期望一个商业公司会有这样的战略高度。他们在交易前也根本没有想到要再与有关国家机构汇报一下情况,也没有想到是否要与有关国内企业沟通一下看是否能够卖给国内企业,这样可以保证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控股权还会在中国人手里。

  那反过来说,当特朗普叫喊要收回巴拿马运河,并指责是中国人控制了巴拿马运河时,我们有关机构的发言人说“中方从未参与运河的管理运营,也不插手运河的事务。所谓中国控制了运河完全是谎言。”不知道这位发言人是真不知道长和实业在控制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还是认为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长和实业不属于中国公司。但是他的这段发言却会给长和实业造成一种误解:即官方并未承认或肯定中国公司控制了巴拿马运河两头港口公司的管理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卖掉巴拿马运河两头港口管理公司的控制权自然就是他们自己的事,和国家无关。这样他们就会坦然地与贝莱德集团交易,不受良心和道德的谴责。

  即然巴拿马运河那么重要,而且特朗普已经明确表示要收回巴拿马运河,香港上市公司长和实业实际控制着巴拿马运河两头港口管理公司的控股权,当美国国务卿卢比奥专门飞到巴拿马对巴拿马政府施压时,在这个特殊时期竟然没有一个有关机构与长和实业进行接洽,或是指示或是支持或是联系购买,其结果就是放任长和实业与贝莱德集团自由交易,这不能不说也是一个遗憾。

  04 制度的缺失不能靠道德情操来弥补

  不能够因为历史上某些民营企业家或商业公司在面临某些重大事件时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和民族气节而要求所有的商人都具有同样的道德情操。真正有觉悟和有道德情操及爱国情结及战略智慧的商人或商业公司毕竟是少数,不能认为达到这个高度是想当然,更不能对处在这样重要位置的公司的行为放任自流,让对国家不利的或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出现,更何况是像美国要争夺巴拿马运河管理权的这样复杂的国际局面,就是一个大国都不知道如何面对,更别说一个商业公司了。这个商业公司根本没有能力和智慧去应付这种局面!

  在美国有长臂管辖权这样的法律,只要美国政府认为某外国公司的行为危害了美国的利益或即将危害美国的利益,美国就会直接干涉或惩罚该外国机构或个人。同时美国法律也会限制美国的公司或个人的行为,例如限制美国高科技企业向中国转让技术,不准把芯片或半导体产品卖给中国企业,并不是美国企业有多么爱国,而是美国有完善的法律限制美国企业与中国或其他国家进行某种交易。

  反观我们呢,在例如类似巴拿马运河两头港口管理权这样重要的国际资产的交易与转让方面却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以至于长和实业在处理类似这样的重大项目时无章可循,所以仅靠企业家个人素养和爱国情操是远远不够的。

  05 如何止损

  在长和实业3月4日公告港口交易以后,无论是香港大公报还是香港特首及前特首,还是港澳办及全国的网友,声讨声和批评声或是赞扬声此起彼落接连不断,但到至今李嘉诚或长和实业都没有任何任何人出面给于回音,无论是声辩或是认错。可以预料他们正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压力并同时有百般的无奈和怨气。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笔港口交易会遇到社会上这么强烈的反响。

  既然大家现在都意识到了巴拿马运河在国际战略上对我国如此重要,有关机构就要竭尽全力立即出面阻止这样的转让协议继续生效。既然长和实业宣布与贝莱德达成的是原则性协议,那就证明协议的实施还没有具体开始。一般像这样复杂的巨额资产(228亿美元)及一系列港口(23个国家43个港口及199个泊位)的交易至少也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才能完成,那么我们的相关机构也需要马上启动国家安全调查,通过法律及法律程序的方法尽快及时阻止这笔交易的完成而不仅是目送。只有这样才能把损失减少到最低!而只是在口头上或网络文字上对李嘉诚及长和实业在道德情感方面进行谴责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06 结论

  香港长和实业自由交易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头港口管理权的事件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有表示理解的,有表示赞同的,有反对的,有谴责的也有声讨的。关于商业是自由的,但商人是有祖国的,商人经商要不要爱国情怀,在国家利益和安全及商业利益面前到底应该如何选择这样的话题一时在全网成了最让人关切的话题。

  在商业交易里,尤其是像类似巴拿马运河港口管理权这样重要资产的交易里,是靠道德情操来约束或指导商人的交易行为有效还是应该及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或政策去约束或限制未来类似的交易行为更有效?随着我们一带一路的倡议实施和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我们将会面临更多的战略机遇和挑战。仅靠商人的自觉性和道德情操去指导或约束商人或企业的交易行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及时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去指导或约束或限制商人或企业在国际交易当中的有关行为,以保护国家的利益和维护国家的战略空间。

  这次香港长和实业与美国贝莱德集团关于巴拿马运河港口及其他23个国家44个港口的交易事件不管成功与否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经验教训,就是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活动里,我们应该及时制定类似长臂管辖权那样的相关法律与制度规范企业行为,及时保护国家利益!

  作者简介:

  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公司法博士。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创始人,曾先后为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商业银行、中国华融信托投资公司、中国信达信托投资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提供法律服务。开创性地发展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业务中全过程法律服务模式。1999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律师称号,2003年和2004年连续获得北京律师协会最佳专业委员会主任称号,2008年获得2005—2007年度“全国优秀律师”荣誉称号。

中伦文德律所创始人陈文:从香港“大公报”再发文说起

 

责任编辑:棕旭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