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检察机关三年共办理生态环保、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6.5万件
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记者刘硕、冯家顺)记者17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在为期三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中,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6.5万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24.7万件,提起诉讼2.5万件。
2020年7月,最高检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在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全国检察机关紧盯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及地下水体的水污染、水生态以及饮用水安全问题,重点强化对大江大河大湖跨流域、跨区划水污染及城乡黑臭水体等的办案力度,共立案40967件,督促治理恢复被污染的水源地面积122.5万亩,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的河道34680公里,清理污染的水域面积50.32万亩;紧盯工业和农业固体废物、生活和建筑垃圾、危险废物等污染环境以及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等问题,立案65585件,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各类生活垃圾710.3万吨,占地面积23.7万亩;紧盯非法倾倒污染环境、尾矿贮存设施不符合相关要求以及尾矿库环境综合整治等问题,立案2630件;紧盯非法猎捕、运输、寄送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人工繁育、饲养野生动物不符合相关要求以及非法食用野生动物等问题,立案17724件。
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全国检察机关在专项监督活动期间紧盯食品生产、经营、贮存各环节,重点督促建设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共立案农贸市场、超市农产品食品类案件19765件,网络食品违法类案件5846件,督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食品78.7万千克,价值95.88亿元;紧盯保健食品宣传以及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三方平台等存在的违法情形,共立案保健食品违法类案件5533件;紧盯药品安全领域违法行为,共立案生产销售假药类案件2365件;紧盯居民饮用水安全保护、水源地环境违法问题,共立案饮用水安全类案件8145件。
最高检17日还发布了12件“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监督活动典型案例。据悉,检察机关将继续加大办案力度,聚焦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做实调查取证工作,健全完善公益诉讼业务框架体系,强化协同治理,提升专业化履职水平。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湖北检察机关审结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 追回权利人损失2300万元
- 黄河河道内出现违建影响防洪,检察机关及时出手
- 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三起案件揭开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黑灰产业链
- 直播电商监管新规将公开征求意见 出重拳净化行业生态
- 公安机关公布10起涉敏感案事件等领域网络谣言案件
- 有机构以婚介之名实施诈骗,检察机关办案发现婚介市场这些乱象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 2024年全国查处违法广告案件4.69万件
- 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 涉及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类型
-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一起我驻外机构公职人员被境外间谍策反案件
- 青海省西宁市委原副书记、市长孔令栋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投资骗局“连环套”瞄上养老钱 养老产业“企业家”实为集资诈骗犯
- 最高检发布依法从严惩治2021年至今最高检挂牌督办31件重大财务造假案件
- 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约谈网站平台11159家
- 中国海油集团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勇受贿案一审开庭
- 内蒙古首例涉养老诈骗案件宣判 涉案金额3.62亿元
- 肖飒:企业数据“变现”,有哪些不容忽视的合规要点?
- 人民法院海事审判40年来保障我国海洋事业行稳致远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原书记李建平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案一审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