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7万余件
新华社北京8月23日电(记者白阳)记者23日从司法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自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施行以来,我国法律援助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据统计,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7万余件,值班律师提供法律帮助95万余件,为1980万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
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不断扩大,其权益保障成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重要方面。对此,司法部一方面指导地方将外卖小哥、快递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群体,将确认劳动关系纳入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对申请支付劳动报酬或者请求工伤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的进城务工人员免予核查经济困难状况,引导劳动者依法理性维权;另一方面,提供多元便捷服务,建立法律援助异地协作机制,降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异地维权成本,提高援助服务质效。统计显示,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6.8万件、受援农民工52.5万人次。
针对偏远地区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司法部指导地方在省、市范围内统筹调配律师资源,持续开展“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援藏律师服务团”项目,依托乡镇(街道)司法所等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7万余个,依托村(居)委会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26万余个,整合法律服务网与司法行政APP、微信小程序功能,通过巡回服务、远程服务、“跨省通办”等方式,困难群众就近就地就可以获得法律援助。
会上还发布了6起贯彻落实法律援助法的典型案例。案件类型涵盖请求劳动关系确认、支付劳动报酬、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案件,以及请求工伤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的案件;受援群体覆盖农民工、残疾人、妇女、未成年人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展现了法律援助“接地气”“惠民生”、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高度关注食品安全问题 建议加大对劣质校园餐惩处力度
- 浙江:2024年以来侦办破坏环境刑事案件2408起
- 人大常委会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分组审议民族团结进步促进法草案
- 税费优惠不容骗享!税务部门再披露4起偷税案件
- 三部门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全覆盖集中培训
- 2024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3.7万起
- 最高法发布新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 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张效廉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 谁在贩卖我们的个人信息?——三起案件揭开侵犯个人信息犯罪的黑灰产业链
- 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联合发布《涉税专业服务诚信执业倡议书》
- 贵州两名省管干部被“双开”
- 人民法院近十年依法审结民生案件3600余万件
- 两部门: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
- 山东通报雷丁汽车公司实际控制人举报事件调查结果
- 大成律师于兴泉应邀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班授课
- 最高检:预防和减少各类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 中伦文德律所创始人陈文:从香港“大公报”再发文说起
- 两会新华视点丨点击两高报告十大关键词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