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1463新华网2023-09-18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18日发布5起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进口药品、疫苗、医疗美容药品、特病药品、口腔科非处方药品等不同药品类型,包括网络
新华社北京9月18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18日发布5起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涉及进口药品、疫苗、医疗美容药品、特病药品、口腔科非处方药品等不同药品类型,包括网络犯罪、消毒产品冒充药品、医保骗保等典型犯罪手段。
这5起典型案例是:黄某霖等生产、销售假药案;闫某销售伪劣产品案;张某松等生产、销售假药案;杨某鱼、蔡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未某等生产、销售假药案。
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国计民生,事关社会大局稳定。此次公布的案件均与人民群众日常用药安全息息相关,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中多名被告人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被处以高额罚金,体现了人民法院坚持人民至上、从严惩治危害药品安全犯罪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据介绍,各级人民法院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危害药品安全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2013年至2022年,全国法院共审结生产、销售、提供假药罪,生产、销售、提供劣药罪以及妨害药品管理罪一审刑事案件2.8万余件,判决3.8万余人。
下一步,最高法将监督指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压实主体责任,依法审判,能动司法,把维护药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贵州通报9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
-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 湖南通报6起重点领域公共资源交易腐败典型案例
- 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 涉及民间借贷纠纷等案件类型
- 最高法发布第44批指导性案例
- 青海通报6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
- 最高法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 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公布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件
- 四部门介绍在全国集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有关情况
- 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
- 记者调查居民住房甲醛检测治理乱象
-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国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7.3万个
-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展西亮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 特稿|善法天下治——推动世界法治文明进步的中国力量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湖南省纪委监委驻省审计厅纪检监察组原组长、省审计厅原党组成员包昌林受贿案一审宣判
- 最高法发文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
- 湖北通报4起诬告陷害、恶意举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