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警惕退订“百万保障”新骗局
新华社合肥10月10日电(记者陈诺)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了解到,近期一种新型诈骗方式让不少人上当。骗子利用部分用户对支付宝、微信等软件上“百万保障”功能不了解,谎称“‘百万保障’功能到期,不取消会自动扣款”,以此套取用户支付信息或诱骗其转账。
10月8日傍晚,合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接到市局110指挥调度中心推送的一起警情:当地高新区居民朱某遭遇网络诈骗。诈骗电话中,对方自称是保险客服,称其百万医疗保险即将到期,如果不及时取消,每月将被强制扣除2000元。起初朱某并不相信,然而在骗子引导下,受害者发现其微信页面里确实存在百万保险保单页面。随后,该“客服”以协助取消该保险为由,让朱某下载一款网络会议软件,在共享手机屏幕的情况下诱导朱某登录银行账户,套取其账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而转出70余万元。万幸的是,反电诈中心联合110指挥调度中心、银行等部门,成功在涉案一级账户止付全部被骗资金。
据介绍,“百万保障”实际是微信和支付宝等软件为用户支付账户提供的一项免费的保险保障服务,即账户安全保险,当账户因被他人盗用导致资金损失时,每年累计赔付金额最高可到100万元。
“明明是免费保险,却被骗子谎称为扣费项目,不少受害者第一反应就是取消。”合肥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民警朱云龙告诉记者,该诈骗套路中,骗子一般谎称自己是微信、支付宝、银行、保险等“官方客服”人员,声称受害人开通的“百万保障”保险服务即将到期,不取消会被强制扣款,甚至会影响征信。而后诱导受害人自行进入“百万保障”页面,骗取受害人信任。一旦上钩后,骗子会诱导受害人下载会议软件,设置屏幕共享,借机套取受害人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支付信息,用以盗刷银行账户资金。一些骗子还声称需要将微信、支付宝等绑定的银行存款转出至“安全账户”,从而实施诈骗。
对此,警方提醒:凡是以不关闭“百万保障”业务会影响个人征信、按月扣费、影响理赔等为由要求转账,或者要求下载未知手机软件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协助指导操作”的,都是诈骗行为。接到所谓客服的电话,一定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有任何疑问可以向官方平台核实,或者咨询反诈专线。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海南警方成功打掉一私彩赌博网站
- 拍案丨安检牵出“案中案” 警方摧毁跨境犯罪暗网始末
- 北京警方曝光“售后补偿”最新诈骗引流手段
- 穿汉服拍身份证照?警方不推荐
- 公安部提示2025年清明节小长假交通安全
- 南京警方破获15年前命案积案
- 盯准“银发族”编制旅游投资骗局
- 春节假期结束,快递行业迎来业务高峰,专家提示:警惕快递“空包诈骗”
- 警惕上门拜年的“黄鼠狼”——《反间谍法》普法提示(九)
- 天上不会掉馅饼!四部门提示:进一步防范“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
- 陈楠律师:业精于勤,立志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
- 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 劳动权益如何保障
- 新华调查丨“贫苦善良女孩”卖“原生态农产品”?——揭秘直播卖惨背后黑色链条
- 最高法发文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
- 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7万余件
- 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年多成效如何?——从执法检查报告看长江保护现状
- 最高检:依法、充分、规范开展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
- 泪别!短发女警刘欣走了
- 青山常在 绿水长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