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准“银发族”编制旅游投资骗局
盯准“银发族”编制旅游投资骗局 主犯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获刑3年
定制旅游,不仅可以定制路线还能投资挣钱?有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套路吸引了2000余名老年人“砸钱”,涉案金额1.5亿余元。
2024年8月16日,被告人高某某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同年12月19日,法院一审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高某某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15万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据了解,其他相关涉案人员还将陆续移送起诉。
免费旅游暗藏玄机
2023年3月,家住无锡市滨湖区70岁的刘先生碰上了一桩免费旅游的“美事”。一路上,除了游山玩水外,举办方中途还在大巴上开展了一场小型推介会,称该公司总部在浙江,实力雄厚,新近推出了一款定制旅游产品,感兴趣的可以当场签订合同购买。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系列套餐以580元到1万元不等的价格,将5条到12条旅游线路打包出售,从短途游到高端境外游一应俱全。客户可以选择旅游,也可不去旅游,将这笔款项作为对公司的投资理财。根据所购路线价格,还可以额外领取1%至2%的返利。
根据该公司的宣传,5日游的国内旅游线路,1条路线2150元,5条路线打包出售价格为1万元,如果客户不出游,按2150积分退还,积分1:1兑换为现金后作为理财投资,并分5期返还给客户,每期返还2150元,最终到手可以拿到10750元,5个月收益可达7.5%。随着投资额度增加,年化收益率甚至可高达20%。
刘先生一听,公司实力强、利率高,同游的老人也表示曾购买过套餐,收益都按时到账。刘先生当场出资10万元购买了10个月分期的旅游线路套餐。在接下来不到半年时间内,刘先生又陆续投资了17万元,其间不时收到公司的“补贴”共计7万元左右。但到了2023年10月,说好的定期返利突然停了。
2023年11月10日,未收到返利的刘先生赶到公司要个说法,但此前一直信誓旦旦的负责人高某某只是一味推脱拖延,而在公司要说法的并非刘先生一人。与刘先生一起在公司要说法的“投资人”们报了警,警方随即赶到现场,将高某某等人控制,后立案侦查。
利用返利吸引投资
其实,高某某所在的公司长期开展的活动,表面为“定制旅游”,实为投资返利的非法集资活动。该公司招聘业务员在人员流动较多的场所派发传单、名片,以免费旅游为噱头吸引人参与公司组织的旅游活动。
活动期间,由讲师、业务员等通过召开宣讲会议等方式吸引投资,同时宣称,客户只要参与投资就能成为公司会员享受免费旅游,一次性付款就可在一定期限内享受多次旅游。
2022年8月,宋某某(另案处理)等人将原公司改头换面,在梁溪区、滨湖区等设立5家分中心,每月会派督导到5家分中心对所有员工开展培训。高某某因办事得力升任第三分中心总监,负责分中心的团队管理、旅游线路的运营工作和业绩管理。
高某某也心知肚明,“定制旅游”表面上花里胡哨,本质上就是利用到期返利吸引客户投资,需要不断有新客户投钱,老客户才能拿到返利金。公司培训时,曾叮嘱他们要把返利描述为补贴,以免客户对公司的性质起防备之心。受高额收益诱惑,同时也为获得更高额的提成,高某某本人也借贷买了好几份这样的旅游套餐,最终也是自食苦果。
借机“洗脑”老年人
2023年8月13日,滨湖区检察院依法对高某某作出批准逮捕决定。2024年2月18日,公安机关将该案移送审查起诉。经统计,高某某负责的第三分中心自2022年9月以来,涉及投资人2000余人,涉投资金额共计1.5亿余元。
该案承办检察官邱华锋告诉《法治日报》记者,涉案公司未经金融主管部门批准,不具有吸收公众存款的资质,以公开发放传单、名片吸引客户参加旅游,在途中推广带投资性质的旅游线路的投资项目,部分投资者系朋友之间口口相传、互相拉拢参与投资,符合公开性特征,且以高额返利诱惑人投资,具有明显利诱性,发展的投资对象亦是社会不特定人群,符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征。
“涉案公司抓住‘银发族’普遍有较大的旅游意愿,但体力精力有限及精打细算的特点,以短途旅游吸引老年群体参加,借机‘洗脑’推广,一大批老年人被利诱,被骗了养老钱。”邱华锋说。
鉴于该案系借文旅名义开展非法集资的新发案件,滨湖区检察院结合案件撰写情况分析,从公司类型、运营方式、宣传对象、作案模式等方面分析披着旅游公司外衣的新型非法集资案件特点,提出强化司法与行政联动协作、统一执法司法标准、积极延伸社会治理的建议。记者了解到,该院将在此基础上,会同文旅、金融、公安等相关部门,在辖区内重点旅游机构中开展从业人员法治宣传教育,强化规范从业指引。(记者 罗莎莎 通讯员 郭筱琦 邱华锋)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盯准“银发族”编制旅游投资骗局
- 有公司借“养老旅游”之名搞非法集资 检察机关提示老年人“避坑”
- 59岁员工不会线上请假被解雇案引发热议,法官释法阐明审判理由——应给予“银发”劳动者“适老”人文关怀
- 北京查处多起扰乱旅游市场秩序违法案件
- 警惕!“双11提货卡”骗局现身 非法交易公民个人信息成关键一环
- 适老诉服传递浓浓敬老情 更有温度司法服务守护“银发一族”
- 警方提示:警惕退订“百万保障”新骗局
- “免费旅游”“躺着赚钱”?新型网络传销盯上“银发族”
- 旅游平台频现“幽灵民宿”,消费者“踩坑”叫苦不迭
- 有的研学团还不如旅游团 记者调查研学市场乱象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窦万贵受贿案一审开庭
- 青岛市委原常委、宣传部原部长张军受贿案一审宣判
- 莫名其妙"被结婚"维权陷入死胡同 如何打破"程序空转"困境?
- 直播平台员工盗公司数据“刷奖”被判赔
- 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三审稿加强困难妇女权益保障
- 金杰律师手记丨胡某廖某申诉34年案写进最高检工作报告——京都律师历时7年无偿为当事人伸冤昭雪
- 7月29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国家安全部提醒:这样的“投名状”要不得……
- 最高检:深化和规范检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