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布指导意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意见》及相关典型案例。
指导意见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特别强调了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人格权的保护,充分发挥人格权侵害禁令制度功能,及时制止侵害人格权的违法行为。对于故意误导公众、刻意吸引眼球的极端言论行为,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出版物等传播渠道,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进行诋毁、贬损和丑化等侵权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切实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
为维护统一公平诚信的市场竞争环境,指导意见加强对平台企业垄断的司法规制,依法打击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激发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原始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针对恶意“维权”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扰乱正常市场秩序行为,以及利用虚假、恶意诉讼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此外,指导意见运用法治方式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和治理。强调有效拓宽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依法规制民间借贷“砍头息”“高息转本”等乱象,降低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指导意见强调,各级人民法院要落实落细抓前端治未病、双赢多赢共赢、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等司法理念,增强实质性化解涉民营企业矛盾纠纷的成效,坚决防止因“程序空转”加重民营企业诉累,积极运用府院联动等机制,充分发挥司法建议作用,促进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纠纷,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工作合力。
当日,最高法还发布了12个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纠正的涉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的典型案例。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切,增强社会公众特别是民营经济人士对公正司法的信心。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第44批指导性案例
- 最高法发布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 中国最高法发布案例 跨境电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被顶格判处
- 最高法发布严惩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5个军事设施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企业名誉权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 严惩利用网络敲诈勒索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湖北省鄂州市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吴学富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 瞭望 | 警惕!“AI换脸”诈骗出现涉政苗头
- 内蒙古侦破一起特大跨境网络赌博案 涉案流水40多亿元
- 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董云虎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7月29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潘志峰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孩子能轻易进“网约房” 阳光何时照进灰色地带
- 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通报6起“大棚房”问题典型案例
- “邻居在我家门对面安了个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