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质效不断提升
1608新华网2023-10-21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1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人民法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1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47万件。2018年至2022年受理的环境资源一审案件数量较上一个五年增长76.7%。
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作为生态环境法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理涉及环境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与服务等相关领域案件,涵盖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领域。
报告显示,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专业审判队伍建设,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各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积极探索涉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三合一”,促进刑事追诉与民事赔偿、行政履职依法协同。适应环境资源保护特点,建立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案件集中管辖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一体保护、系统治理,办案质效明显提升。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持续树立能动司法理念,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树立最严法治理念,通过公开审判、释法说理,强化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理解、对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自觉维护,使法律法规从刚性约束的“文本法”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的“内心法”。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拍案丨1个网站,2人团伙,盗售30多万部影视资源!这案子判了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审结54万余件!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正厅长级干部唐林一审被判十二年九个月
- 医保中心能否讨回交通事故垫付费用? 上海法院判决:可向第三人追偿
- 上海法院一审公开宣判徐世平受贿、挪用公款一案
- 人大常委会丨我国拟修法促进民航业高质量发展
- 多部门发文解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实践难题
- 人民法院海事审判40年来保障我国海洋事业行稳致远
- 又一批109名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集中移交我方
- 杨斌律师:守公平为民鼓呼,捍正义信念如磐
- 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维持原判 审判长回应焦点问题
- 张弛有度织密惩戒失信被执行人“法网”
- 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黄毅受贿案一审开庭
- 一些微短剧“爽”点多让不少打工人欲罢不能
- 年轻人在哪儿易遭遇网络诈骗 受访青年认为是刷单兼职和网络求职
- 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年多成效如何?——从执法检查报告看长江保护现状
- 重点排污单位篡改自动监测数据 北京警方刑拘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