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质效不断提升
1689新华网2023-10-21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1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人民法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记者齐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情况的报告21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报告显示,2018年1月至2023年9月,人民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一审案件147万件。2018年至2022年受理的环境资源一审案件数量较上一个五年增长76.7%。
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作为生态环境法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审理涉及环境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治理与服务等相关领域案件,涵盖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领域。
报告显示,人民法院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专业审判队伍建设,依法公正高效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报告指出,人民法院深化司法改革,扎实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业化建设。最高人民法院及地方各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机构积极探索涉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审判职能“三合一”,促进刑事追诉与民事赔偿、行政履职依法协同。适应环境资源保护特点,建立以流域、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及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生态功能区为单位的案件集中管辖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一体保护、系统治理,办案质效明显提升。
下一步,人民法院将持续树立能动司法理念,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树立最严法治理念,通过公开审判、释法说理,强化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刻理解、对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自觉维护,使法律法规从刚性约束的“文本法”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遵守的“内心法”。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刺青馆给15岁女孩文身赔偿6000元 法院:未成年人文身,自愿也不行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 海淀法院发布白皮书剑指“大厂”内部贪腐
- 拍案丨1个网站,2人团伙,盗售30多万部影视资源!这案子判了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审结54万余件!2024年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质效持续提升
- 一季度全国法院完成信用修复超40万人次
-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原正厅长级干部唐林一审被判十二年九个月
- 医保中心能否讨回交通事故垫付费用? 上海法院判决:可向第三人追偿
- 大成律师于兴泉应邀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研究生班授课
- 大成刑事汇第23期(北京)——新监察法后的刑事业务发展论坛于北京成功举办
- 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公布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件
- 截至10月底,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66万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取得新突破
- 6月2日律界之声新闻速递
- 助决策·防风险·调矛盾·化积案 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工作展现强大生命力
- 又有5名在缅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 于兴泉:当企业家被监委调查
- 最高法发文明确这些生态环境侵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