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带来哪些法治获得感?
2024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全国检察机关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围绕就业、食药、社保等民生热点以及劳动者、消费者、妇女等重点人群加强司法保障。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效果怎么样?给百姓带来了哪些法治获得感?最高检8月12日通报情况显示,专项行动在这些方面取得进展:
——切实保障弱势群体依法享有、有效行使诉权。自“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支持起诉案件49300余件,审查后支持起诉34600余件,占审结数的74.8%,其中支持农民工起诉23500余件。
——持续加强劳动者薪资权益保障。全国检察机关对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经责令支付仍拒不支付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420余件,监督公安机关立案60余件,追讨欠薪5400余万元;办理劳动争议案件2600余件;办理涉劳动者权益保护行政检察监督案件4500余件。
——不断加大灵活就业和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50余件,其中涉农民工、新业态劳动者、残疾劳动者等权益保障120余件,涉女性劳动者特殊权益保障230余件。最高检直接办理外卖骑手权益保障专案,督促互联网企业优化派送和奖惩机制“算法”、规范用工关系、落实新兴职业伤害保障保险等。
——进一步深化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6400余件20100余人,批捕人数同比上升22.1%;起诉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8000余件24000余人,起诉人数同比上升24.58%。通过制发“督促监护令”、撤销监护人资格、支持起诉、提起公益诉讼等司法手段,积极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民事、行政权益。
——持续加强对妇女、老年人、残疾人等特定群体权益保障。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妇女权益保障领域行政检察监督案件2000余件、公益诉讼案件700余件。全国检察机关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置妇女儿童权益保护专用接待窗口,对涉及妇女儿童权益司法保护的五类控告申诉案件实行“一窗直达”。
此外,检察机关在专项行动中依法办理了一批破坏军婚、侵害英雄烈士名誉和荣誉等案件,深入推进对因案导致生活困难的当事人进行司法救助。
最高检民事检察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国检察机关不断强化重点领域监督,在协同防范和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做好社会保险领域检察监督、维护食品药品安全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等方面积极“亮剑”,取得明显成效。(记者刘硕)
最高人民检察院。(资料图)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法治与科技力量激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活力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 最高法:坚决依法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以法治利剑守护未成年人安全
- 38项措施让公证服务更便利!司法部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
- 宁夏将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为消费者权益护航
- 特稿|善法天下治——推动世界法治文明进步的中国力量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两会新华解码丨彰显公平正义!解码两高报告中的这些民生案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公布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件
- 5名电诈犯罪嫌疑人从缅甸被押解回国
- 最高检:依法从严打击证券期货违法犯罪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贵州省纪委原副书记、省监委原副主任张平受贿案一审开庭
- 走私犯罪高发势头得到持续有效遏制
- 只上了五节课,难退费还背上“消费贷”——记者揭秘“先学后付”层层套路
- 湖北省宜昌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赵吉雄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三部门打击不法机构冒名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 《网络主播行为规范》印发:直播更有序 网络更清朗
- 山西“订婚强奸案”二审维持原判 审判长回应焦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