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让店铺图片“改头换面” 律师:商家使用虚假图片涉嫌违法
烘托“排队盛况”,营造“精品堂食店”氛围
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让店铺图片“改头换面”
律师:商家使用虚假图片涉嫌违法;市场监管总局:拟规定无堂食商家加注“无堂食”标识
10月31日,北京市朝阳区消费者王女士浏览外卖平台时,发现一家专营拌饭的外卖新店。店铺头像吸引了她的注意:图中的饭店位于室外,上方是醒目的招牌,下方是人头攒动的场景,不仅店里店外坐满了人,连门口都排起了两行长队。不过,王女士总觉得有些不对劲,放大一看发现,这张图并非实景,而是有着明显的AI生成痕迹。
在该外卖平台中进行搜索,北京地区共有3家同名店铺,头像均为同一张图片,平台显示“该品牌已售40万+”。记者根据商家信息页中的地址,到王女士提到的店铺实地探访,发现这仅是一个位于地下二层的美食城档口,招牌并不起眼,也没有其专用的就餐区域,与外卖平台店铺头像中烘托出的“精品堂食店”氛围完全不同。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除了店铺头像,一些外卖店铺的商品页、商家信息页中,也出现了AI生成的图片。王女士认为,现在不少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品质较高的外卖,商家使用AI图片,可能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家人气高、环境好的堂食店铺。
不仅如此,有些商家为了避免“AI味”、追求真实感,还会进行“门头改字”。记者在二手交易、短视频等平台上发现,一些卖家声称提供店铺招牌的改图服务,原理是在一张实拍图上,抹去原店名,加上新店名。
门店视频也可以“以假乱真”。目前,有外卖平台已要求商家提交“一镜到底”的视频材料,清晰连贯地展示门头、用餐区、厨房等关键场景。为了让外卖商家通过平台审核,有卖家表示可以通过技术合成视频,与上述改图原理类似,将客户需要的店名“嫁接”到其他视频中。
相较AI生成,这些在真实素材基础上替换店名合成的假照片、假视频更加逼真,肉眼很难分辨。此类服务的价格大多在十元至上百元不等,不少卖家表示“审核不过退全款”,也强调“对图片用途不负责,不承担责任风险”。
对此,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律师邓煦认为,外卖店铺使用虚假图片、视频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而制售图片、视频的卖家,如果明知是用于虚假宣传,属于涉嫌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记者注意到,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近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提出,平台提供者应当在平台餐饮服务提供者列表页面首页以及不提供堂食服务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主页面,对无堂食外卖提供者加注“无堂食”标识。(记者张千)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最高法发布建设工程质量保护典型案例
- 下一篇 光污染将被依法追责
相关文章
- 有外卖档口利用AI技术让店铺图片“改头换面” 律师:商家使用虚假图片涉嫌违法
- 理性借贷,警惕虚假宣传和诱导
- 外卖小哥身陷“算法束缚”等困境怎么破? 专家:修订劳动合同法更有力保障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
- 新规出台!出具虚假、不实检验检测报告将面临更严惩处
- 北京:专项行动查处虚假违法广告案件837件
- 揭开虚假短视频“画皮”需要穿透式监管
- 虚假医药信息害人不浅 国家多部门亮出“组合拳”
- 三部门打击不法机构冒名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 莫让“造假的外卖”忽悠消费者
- “杀猪盘”盯上互联网平台,网络虚假人设诈骗如何防
- 防治校园欺凌,校方该承担什么角色?
- 中伦文德律所创始人陈文:未来四年的美中俄三国关系
- 知名律师于兴泉:为民营经济撑好法治“保护伞”
- 群众随手拍交通违法行为不是多管闲事
- 严惩涉未成年人网络偷拍直播等行为
- 云南破获域名黑产大案 联动全国破案300起抓获630人
- 杨荣宽: 挑战和迎战 法律应该成为我们内心的信仰
- 刷视频赚钱?小心是套路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