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法治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厦门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观察
新华社厦门9月9日电 题:厚植法治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厦门建设海丝中央法务区观察
新华社记者王成
9月7日至8日,第二届海丝中央法务区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作为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的分论坛,发布了一系列建设成果:一批知名特色法务、泛法务机构入驻,创新国际法律服务矩阵……
从“一纸规划”到“多点开花”,海丝中央法务区运行近一年来,厦门探索打造全方位、全链条法务生态圈,推动营商环境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不断迈进。
7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厦门)代表处入驻海丝中央法务区。该组织秘书长刘超说:“这是争端解决组织设立的全球首个代表处,我们看中的就是厦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一天,厦门国际商事法庭、厦门涉外海事法庭等,也在海丝中央法务区揭牌启用。
海丝中央法务区自2021年11月5日启动以来,厦门市出台支持建设的若干措施,配套专项资金,吸引优质法律服务机构落户。
金谷域外法查明中心近日进驻海丝中央法务区,已承接了三件有关域外法律查明事项的委托。该中心共建单位之一的北京德恒(厦门)律师事务所主任刘豫衡说:“律所汇聚了境内外专业领域的优秀律师,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支持。”
今年以来,北京安杰(厦门)律师事务所、印尼雷米律师事务所、中审亚太会计所等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知名法务、泛法务机构相继入驻法务区。截至8月底,海丝中央法务区已新增法务、泛法务机构77个,法务服务能级显著提升。
今年4月,交通银行厦门分行工作人员接到上海客户的紧急求助:“货物即将到港,但由于疫情原因,无法及时寄送银行放款所需材料,也无法核保面签,如果银行不能及时放款,会产生高额滞港费用。”银行工作人员引导该客户登录厦门市鹭江公证处“公证云”平台,成功办理了委托书公证,在货船到港前顺利完成放款,解了客户燃眉之急。
海丝中央法务区不仅建线下实体,还推动法务机构将线下业务向线上延伸,汇聚到“海丝中央法务区·云平台”,推出法律咨询、合同审核等线上公共法律服务,助力企业办事更便捷。
建设知识产权CBD、成立丝路企业数字化合规服务中心,出台面向金砖国家法律服务机制十项措施……海丝中央法务区以“法”聚力,推动厦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成为投资优选地。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中央网信办部署开展“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 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 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
- “开盒”污染网络生态,网暴之门该咋关闭?
- 法治与科技力量激发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新活力
-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体系——生态环境部回应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热点问题
- 最高法:坚决依法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以法治利剑守护未成年人安全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通报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情况
- 直播电商监管新规将公开征求意见 出重拳净化行业生态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央组织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李刚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21点后才算加班?法院:制定制度既要合法还要合理
- 新华视点|隐匿的“轮盘”
- 新手爸妈频频被推销电话骚扰背后:2.6万余条新生儿信息被贩卖
- 伍昭律师:中国金银花之乡的保护神
- 新华视点丨透视“网红项目”围炉煮茶背后的安全风险
- 网购商品缩水让消费者很苦恼
- 以法治之力激发万千企业发展活力
- 湖北省通报5起交通建设领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 海南省律师协会倾情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