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4月20日电(记者刘奕湛)最高人民检察院20日发布5件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典型案例,案例涉及农药、兽药、种子、化肥等多个领域。
立足检察职能,检察机关依法从严惩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参与农资安全领域综合治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种业安全。该批典型案例分别是:王某某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谢某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非法经营案;龚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张某某等人生产、销售伪劣化肥,假冒注册商标案;柴某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
如在王某某生产、销售伪劣种子案中,被告人王某某在未取得种子经营资质的情况下,将自己种植收获的“希森6号”马铃薯商品薯装袋后冒充“希森6号”马铃薯种薯向农户销售。结果种植后,少部分种子没有发芽,部分种子生长过程中出现植株发黄、根部发黑腐烂和地下薯块腐烂现象,经认定,涉案种子造成农户损失47万余元。陕西省靖边县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伪劣种子罪对被告人王某某提起公诉,2022年8月30日,法院判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六年,并处罚金六万元。同时,针对案件反映出的当地种业生产、销售行政监管中存在的制度漏洞和执法薄弱环节,检察机关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助推行政监管机制更为完善。
据了解,2022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涉农资犯罪179件313人,提起公诉465件843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刑事案件99件112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76件85人。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入推进农资打假专项行动,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依法维护农资安全,促进种业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 上一篇 淄博烧烤,法治味十足
- 下一篇 辽宁省公安厅两名官员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相关文章
- 黑龙江通报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 对骗保行为“零容忍”!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布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
- 以假充真、销售过期食品……这些案例警示切勿在校园餐上动歪脑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 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 建设项目损害公共利益怎么判?最高法发布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传承中华美德 最高法发布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 版权声明
- 盈科宁波张民元律师被选聘为国际标准化组织国内对口专家
- 河南安阳火灾初步判定为违规作业引发事故
- 湖南省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易鹏飞受贿、滥用职权案一审开庭
- 陈一新在2021年度平安建设考评工作会议上强调: 充分发挥平安建设年度考评作用 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 行贿人的“不正当利益”如何追缴
- 房东不愿意退押金怎么办?房东不退押金怎么起诉?
- 湖北省纪委监委通报5起供销社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
- “两高”联合发布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