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拳”行动严打民生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2022年查办违法案件20.6万件——
“铁拳”行动严打民生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2022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了《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方案》。一年多以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重拳出击,对涉及民生领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4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详解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实施成果,以及今年“铁拳”行动的关注重点。会上,市场监管总局执法稽查局一级巡视员王松林指出,去年以来,“铁拳”行动精准发力,突出民生导向,将8类违法行为作为打击重点,涵盖食品非法添加、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广告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等方面。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找准“自选动作”,紧紧围绕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确定97类重点打击违法行为。
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民生领域违法案件20.6万件,移送公安机关3554件。从案件类型看,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无底线营销”“神医”“神药”等虚假违法广告、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类案件数量排在前三位,分别达到1.4万余件、6500余件、4600余件。对这些案件的严厉查处,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环境,守护了老年人的“钱袋子”。
行动开展过程中,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上下协同,区域联动,有效提高了对违法行为的打击能力。去年,总局抽调上海、福建、江苏、浙江、江西、陕西等省市精干力量成立专案组,查办了生产经营掺杂掺假食用植物油系列案,规范了食用油行业秩序。内蒙古查处货值达3.66亿元的生产销售伪劣车用柴油案。福建查处生产非法添加有毒有害物质食品案,涉案金额6000多万元。广西查处案值近1.1亿元的特大制售假冒电子烟案。江苏研究破解“鬼秤”难题,查处136家使用作弊功能电子秤的经营户,有效维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同时,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曝光典型案例。行动开展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和各省局向社会曝光典型案件310批、2277件,市场监管总局精选了78件典型案件进行分析点评并向社会公开。河北开展“铁拳”行动罚没物品集中统一销毁活动,销毁罚没物品10大类110余吨。浙江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发布《十大危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分析报告》,配套解读23个典型案例。
“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开展‘铁拳’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王松林说。今年2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印发了《2023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方案》,明确了重点打击的8类违法行为,分别是:食品中非法添加降糖降压降脂等物质、假冒伪劣化肥、“刷单炒信”等虚假宣传、“神医”“神药”虚假违法广告、生产销售劣质燃气具、违法生产使用小型锅炉和使用未登记电梯、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假冒知名品牌及“傍名人”“搭便车”行为。当前,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都制定了“铁拳”行动方案。截至目前,各地已报送典型案例738件。
对此,王松林指出,要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手段破解执法办案难题,指导基层综合运用多种法律手段,对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准确定性处罚,对于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性质恶劣、危害严重的违法行为,依法加大处罚力度,毫不手软;对于情节轻微、危害较小的违法行为,依法实施首违不罚、轻违免罚,广泛运用处罚、教育、告诫、约谈等方式,保障执法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同时,强化技术支撑,注重运用智慧监管手段为执法办案赋能,并完善长效机制。(记者 鲁元珍)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公安机关依法严打危害生态和生物安全犯罪
- 38项措施让公证服务更便利!司法部部署开展“公证规范优质”行动
- 宁夏将实施四大专项行动为消费者权益护航
- 两会新华解码丨彰显公平正义!解码两高报告中的这些民生案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国家版权局等部门公布院线电影版权保护专项行动第一批典型案件
- 民生领域侵权频发 规范行为合理维权
- 消防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侦破重大案件200起
- 第147次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行动圆满结束
- 近观枫桥 | “吉事通”搭起民生诉求“连心桥”
- “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带来哪些法治获得感?
- 浙江义乌:公益诉讼督促加强快递单上的隐私保护
- 变“群众跑”为“数据跑”,变“进多个门”为“进一个门”
- 不断提高疫情防控科学性精准性
- 坚定信心,巩固经济恢复势头
- 推进消费纠纷在线解决 平均处理时长提速约14天
- 永嘉信律师事务所
- 超龄不离岗能要求解除劳动关系赔偿吗?
- 沈腾律师
- 两部门:进一步加强检察机关与高等学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