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等三部门发布7件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记者冯家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29日发布7件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介绍,2020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对污染环境犯罪案件提起公诉7600余件18000余人。全国生态环境部门共查处涉危险废物和自动监测数据环境违法案件1.8万余件、罚款近17亿元,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环境违法犯罪案件3071起。
记者了解到,针对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长期以来存在的范围广、发现难、治理慢等问题,从2020年开始,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生态环境部联合开展严厉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重点惩治非法收集、利用、处置废矿物油和跨行政区域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三部门将重点排污单位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纳入打击范围,2022年又将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纳入专项行动。
据了解,这7件依法严惩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典型案例分别是:浙江省台州市蔡某喜等49人利用网络平台跨省处置铝灰污染环境案、山东省青州市刘某刚等44人非法处置废铁桶污染环境案、北京市密云区夏某江等5人“洗洞”污染环境案、天津市武清区李某文等26人跨省处置废铅蓄电池污染环境案、上海市青浦区谢某华等3人非法处置废料桶污染环境案、江西省南昌市戴某兵等3人非法处置副产盐污染环境案、重庆市永川区邬某渐等8人非法处置含油泥浆污染环境案。
据最高检第一检察厅负责人介绍,这批典型案例不仅涉及废铝灰、废弃桶、废铅蓄电池、含油泥浆等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常见多发领域,还涉及矿洞“洗洞”、医药化工企业副产盐等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犯罪攻坚领域,大多关注个案背后的行业问题,对于增强群众法治意识、预防违法犯罪具有警示教育作用。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黑龙江通报6起惩治诬告陷害典型案例
- 对骗保行为“零容忍”!国家医保局首次公布个人欺诈骗保典型案例
- 以假充真、销售过期食品……这些案例警示切勿在校园餐上动歪脑筋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校园食品安全典型案例
- “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公开曝光第二批典型案例
- 国家医保局公布7起个人骗取医保基金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公安部公布5起民营企业内部腐败犯罪典型案例
- 税费优惠不容骗享!税务部门再披露4起偷税案件
- 三部门首次对全国3.9万多名司法所长全覆盖集中培训
- 四部门联合发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 聚焦五大领域
- 完善立法机制体制、规范野生动物展示展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介绍即将召开的常委会会议相关法律案及立法工作情况
- 湖北省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曹广晶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21-2022)》发布
- 最高检:协同加强打击洗钱犯罪
- 张民元律师新作《证据终结者》第九章:幕后的对决
- 旧衣回收是公益还是生意?回收的衣服都去了哪?
- 中伦文德律所创始人陈文:俄乌战争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 警惕!“双11提货卡”骗局现身 非法交易公民个人信息成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