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丨“道喜”不可越界 违法要受惩处
279新华网2025-11-19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道喜”不可越界 违法要受惩处 新华社记者柳泽兴 近日,河北廊坊“拦截婚车索要香烟”事件引发热议。当地通报称,6人以“道喜”为名拦截婚
新华社北京11月19日电 题:“道喜”不可越界 违法要受惩处
新华社记者柳泽兴
近日,河北廊坊“拦截婚车索要香烟”事件引发热议。当地通报称,6人以“道喜”为名拦截婚车索要9条香烟未果,新人换乘自家车辆离开,公安机关已视情节轻重依法对6名拦婚车人员给予行政处罚、批评教育处理。
传统婚俗中的“道喜”,本意是新人分享喜悦的暖心仪式,一颗喜糖、一支香烟,得到亲朋好友真诚的祝福。“道喜”变“强要”,祝福变“要挟”,玷污婚俗传统,甚至沦为“敲竹杠”的违法行为。更令人气愤的是,肇事者利用新人“大喜之日惹麻烦不吉利”的心理,理直气壮索要财物。
近年来,多地都曾发生占道围堵婚车、假恶搞之名侮辱新郎新娘、猥亵伴娘等事件。有的地方还滋生出职业婚闹团伙,轻则阻拦谩骂,重则妨碍交通秩序、限制人身自由。这些早已超出婚礼习俗的合理边界。对其中涉嫌寻衅滋事和敲诈勒索的行为,必须依法依规严肃惩处。
按照今年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追逐、拦截他人或者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的行为,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治理强行“拦车道喜”等越界行为,必须亮出法律的利剑,彻底破除违法者的侥幸心理。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加大对低俗婚闹、违法婚闹行为的惩处力度,释放出“民俗不可越界,违法必受惩处”的鲜明信号。依法整治、以儆效尤的同时,也要做好普法宣传,让公众广泛树立“喜事应循法、讨喜需有度”的观念,使文明婚俗蔚然成风。同时,新人遇到此类情况,也应立刻报警,固定证据,决不姑息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新华社评论员:合力开创法治中国建设新局面
- 新华时评丨“道喜”不可越界 违法要受惩处
- 新华解码丨聚焦“幽灵网店”商标侵权问题 市场监管总局拟出台新规
- 新华时评|莫让谣言搭上AI“快车”
- 新华调查丨骗取超1200万元,中医馆为何成医保诈骗“流水线”?
- 新华视点·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丨“几元绕开限制”,谁在诱导孩子沉迷网游?
- 新华全媒+丨食品添加剂新标准实施月余,落地实施情况如何?
- 新华视点·聚焦315丨冒牌假货如何成为“海外专柜正品”?
- 数说两高报告:看司法为民的力度和温度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特稿|善法天下治——推动世界法治文明进步的中国力量_2025全国两会大型融媒体专题_新华网
- 在缅电诈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
- 北京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9000余个
- 拼手速抢半价却被认为是“黄牛”取消优惠
- 2022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共组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37万余件
- 山西严查代县精诚矿业矿工死亡瞒报事件:28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16名公职人员被查
- 溢价数倍的演唱会门票,谁在卖谁在买?
- 国务院国资委原副部长级干部骆玉林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 张民元律师新作《证据终结者》第三十章:责任与情感(七)台风
- 深圳国资委回应“国企书记夫人涉车位纠纷舆情”:正了解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