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发文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记者齐琪、罗沙)最高人民法院8日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 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
意见要求,人民法院要充分发挥环境资源审判职能作用,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突出打击重点,保持依法严惩态势。落实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部署要求,持续依法严惩“沙霸”“矿霸”及其“保护伞”。结合环境保护法、长江保护法、黑土地保护法等法律实施,依法严惩在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大江大河流域、黑土地保护区域以及在禁采区、禁采期实施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
意见提出,正确适用法律,充分发挥依法惩处盗采矿产资源犯罪的职能作用。充分关注和考虑实施盗采矿产资源行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对具有破坏生态环境情节但非依据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程度确定法定刑幅度的,要酌情从重处罚。对明知他人盗采矿产资源,而为其提供重要资金、工具、技术、单据、证明、手续等便利条件或者居间联络,结合全案证据可以认定为形成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意见强调,坚持多措并举,健全完善有效惩治盗采矿产资源犯罪的制度机制。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法律手段惩治盗采矿产资源犯罪,形成组合拳。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检察机关、公安机关、行政主管机关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打击盗采矿产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长效工作机制。加速建设全国环境资源审判信息平台,构建上下贯通、横向联通的全国环境资源审判“一张网”,为实现及时、精准惩处和预防盗采矿产资源犯罪提供科技支持。
责任编辑:闻浪
本文由 律界之声 提供,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
相关文章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机动车环境监管典型案例
- 建设项目损害公共利益怎么判?最高法发布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 传承中华美德 最高法发布实施民法典典型案例
- 推动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地落细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新的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案件司法解释
- 严打串通投标犯罪,最高法、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案例
- 最高法:坚决依法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以法治利剑守护未成年人安全
-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最高法发布涉校园管理民事纠纷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典型案例
- 最高法发布“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 公安机关持续打击防范邪教组织违法犯罪活动
- 新华全媒+|打击侵权假冒 共享放心消费——来自2022年服贸会“打击侵权假冒高峰论坛”的报道
-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潘志峰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 关于那某某茜有关情况核查通报
- 多地高校探索纪检监察学科建设 如何培养人才?
- 机酒全包、月入过万?令人心动的海外高薪工作实为电信诈骗帮凶
- 牧民出售47只马鹿角涉嫌犯罪,这地的检察院为何作出不起诉决定?
- 依法严格审理环境资源案件 筑牢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屏障
- 北师大·大成/刑辩案例研讨讲堂:于兴泉《刑事案例与营商环境、法律实践》
